证明材料:22.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技术.pdf
一、适用区域
适用于水稻种植区域。
二、技术模式(或“技术路线”)
技术模式为钵体软盘育秧,并采用取秧带夹持式取秧、通过平板送秧转换成水平式抛秧,完成秧苗的带土移栽。以下为技术路线图。
技术实施步骤
1.种子处理
1.1晒种、脱芒、选种
①在选种之前对自留种晾晒1-2天,达到去霉菌激发种子活性的目的(购买的种子可不晒种);
②芒是指稻谷外壳顶端的尖毛,为了使播种量均匀,保证播种质量,种子最好进行脱芒处理;
③通过清选,去除空瘪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适播性和种子的发芽率,常见选种方法有:水选、风选、色选、重力选等。
1.2浸种
将选好的种子浸泡水中,让种子吸足水分(打破休眠期),为种子发芽提供条件。
①早稻:常规稻2-3天,杂交稻至少1天;
②中晚稻:常规稻1-2天,杂交稻半天;
③粳稻相应增加浸种时间。
1.3消毒
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可以提高种子的抗病害能力
①常见消毒方法有: 浸种消毒、种子包衣 、种子拌种等;
②常见消毒药剂有 :强氯精、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咯菌晴、噻虫嗪等。
1.4破胸
①破胸前将浸好的种谷沥干;
②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5~10分钟(增加能量);
③起水沥干后放置在30~35℃的环境中进行高温破胸;
④早稻可利用蒸汽密室、空调房等进行破胸(14-18h),中晚稻利用自然温度破胸;
⑤谷种刚破胸露白即可,不宜过长(芽太长影响播种通过性和伤芽)。
2.育秧
育秧是指培育适合机抛的钵体秧苗,该环节为“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技术”的关键环节,育秧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抛秧效果。
育秧按照播种方式分为播种机播种和人工播种,其中播种机播种又分为:①大棚摆盘育秧;②大田摆盘育秧;人工播种指大田泥浆育秧。
2.1大棚摆盘育秧
2.1.1大棚摆盘育秧流程
2.1.2基本要求
①大棚设施要排水性好、带喷淋水装置、早稻育秧密闭性好、中晚稻育秧有通风透气遮阳功能;
②平整地面,最好松土打细或铺一层土,土壤和大棚必要时需要消毒;
③铺纱网或无纺布防止串根;
④认真压盘、摆盘,秧盘需充分接触地气,不能漏气。
2.1.3秧苗管理
①保湿
保持钵体土壤湿润,叶有吐水,做到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即可,一般每天喷水1~2次。
②控温
外界温度过低时要注意保温,过高时需要通风降温,特别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5℃,防止烧苗。
③补肥
秧苗两叶一心后对缺肥瘦弱的秧苗,适当补施叶面肥(推荐尿素+磷酸二氢钾组合叶面肥)。
④防病害
早稻育秧待秧苗1.5叶时,用杀菌剂预防立枯病、棉腐病等苗期病害(推荐敌克松、甲霜恶霉灵);抛秧前两天浇水,保持钵体湿润,适量施“送嫁肥”、“送嫁药”。
2.2机播大田育秧
2.2.1流程图
2.3大田泥浆育秧
2.3.1流程图
3.稻田耕整。
抛秧作业前1天旋耕起浆,沉浆4小时以上,稻田水深不超过1 cm,稻田表面平整,落差不超过10 cm。
4.起秧、运秧
起秧时秧田干燥,起秧后秧盘不带泥,钵土湿润,机器易拔秧,同时要防止起秧时掉秧,当秧田过分干燥时,起秧前3小时灌跑马水1次(半小时)。
运秧时使用专用的秧笼叠放。
5.上秧、抛秧作业
将秧笼挂在抛秧机上,进行抛秧作业。喂秧时注意抽取秧盘,防止秧苗损失。一次抛掷13行,工作宽幅2.7m~3.9m。株距8档可调,行距可无极调整。
6.病、虫害防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稻蓟马、稻飞虱和螟虫等虫害。
7.适时收获。田间95%以上的谷粒黄熟时,抢晴天收获,兼顾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
三、 解决的主要农业生产问题(或解决的农业机械化主要技术问题)
1.提高产量和米质
对比插秧机种植的秧苗具有无缓苗期、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节位低、分蘖多的优势。产量比插秧提高10%~15%,米质更好。
2.减少除草剂等高污染物的使用,利于环保
该技术要求大田水深10mm,同时抛掷的秧苗没有返青期,其生长速度远大于杂草,挤占了杂草的生长空间,减少了除草剂的用量。较其他水稻移栽工法,至少少打两遍除草剂。
3.适应性广
水稻有序抛秧机行距、株距均可调,可满足不同种植密度的农艺要求。
4.工作效率高
可一次抛秧13行,工作宽幅达到2.6m~3.9m,综合作业效率为12亩/小时,是8行高速插秧机的1.2~1.5倍,手抛秧的10倍左右。
5.能够避开晚稻的寒露风,便于优质品种的种植
四、推广情况、应用规模及经济社会效益(或推广应用情况和效益)
1.该产品在湖南、安徽、东北、江西举行了多场推介会,截止目前,共销售3000台,实现销售收入52000万元,抛秧作业面积达到56万亩;
2.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技术属机械化移栽农艺方式的创新,该产品技术的推广应用,改变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了水稻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3.根据用户反馈和典型调查统计,水稻有序抛秧机工作效率高,栽植速度是8行高速插秧机的1.2~1.5倍,手抛秧的10倍左右。种谷用量(杂交稻1.5~2Kg/亩、常规稻3~3.5Kg/亩)比普通高速插秧机(3.5~4Kg/亩)少30%,种植效益每亩提高1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