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率高于3.5%就要扣分,割茬高度超过40厘米也要扣分……”
8月29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海螺村,一片黄澄澄的稻田前,4台同型号的收割机一字排开——2023年万州区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拉开帷幕。
2023年万州区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现场。应凤林/图
此次水稻机收减损技能比武以“提升水稻机收质量、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为主题,来自万州区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供销社、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的8名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在规定的地块来回穿梭,展示各自的技术水平。
上午9时30分左右,8名选手中首轮参赛的4名机手有序登上农机,经过一番调试、适应后依次下田,现场顿时轰鸣声四起。
机手们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随着“大铁牛”前方拨禾轮快速运转,成片的水稻被“吞”进去,立即将秸秆“吐”出来,收割好的稻谷如金色的瀑布一般纷纷“尽入囊中”,留下一行行稻茬。
裁判员认真计算测评。应凤林/图
在比赛田块,裁判员见选手速度过快,连忙提醒道,“不是开得快就好,今天的重点是减损,评分标准中损失率占60%,效率才占20%。”
见第一组选手操作完毕,工作人员立马在稻茬里数谷子:先是用卷尺测定收割面积,再用绳子圈出一小块测定区,抓起稻茬间的秸秆碎屑一颗颗寻找漏掉的稻谷,以此计算出损失率。
评判专家从收割作业效率、割茬高度、稻谷损失率等方面对农机手的技能进行综合评分。经过2轮比赛,重庆田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张华涛、万州区龙沙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谭高、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李西富等六名选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手捧获奖证书的谭高很自豪,“我有10多年的机械化种植经验,尤其是近几年在区农业农村委的组织下,多次参加机收减损的理论及实践培训,这对农机水平的提升大有帮助,每年村民都抢着喊我上他们家收水稻。毕竟多收了粮食,村民都高兴!”
“今天第一次参加比赛,有点激动,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能够和这些高手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来自万州区余家镇的余娟是参赛选手中唯一的一位女选手,2020年开始她家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今天的比赛让她认识到自己的操作距离专业化、标准化还存在差距,今后将继续加强学习,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作业速度、合适的割幅,做到机收减损、颗粒归仓。
金黄的稻田。应凤林/图
万州是全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县,今年,万州区农业相关部门通过大力推广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实施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水稻单产。全区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预计产量23万吨,水稻单产提升5%,平均亩产达500公斤。
“减损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收。”万州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主任周伟表示,“大比武”活动旨在加大机收减损宣传力度,带动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加快机收减损技术推广普及,进一步提升机收质量、降低损失率,促进全区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确保粮食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