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谷物干燥机械装备智能化研究学术论坛在六安召开



4月11日,2018年中国谷物干燥机械装备智能化研究学术论坛在六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赵春江,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农业农村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郭建辉以及来自安徽的各级省市领导、行业专家、学者、媒体等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机化导报》、《世界农业》杂质、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主办,安徽省六安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安徽辰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曹成茂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辰宇科技创始人段贤伍在论坛上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此次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懋华发表了以《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我国谷物干燥装备创新发展的思考》为题的报告,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跨入新世纪来我国农化发展的历程回顾,“中国制造2025”引领我国由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向世界强国发展以及我国谷物干燥装备创新发展的思考四个方面开展了学术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发表了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谷物干燥装备现代化水平》为题的报告,他认为农机装备信息化是世界发展趋势。农机装备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设计制造、生产作业及管理服务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以提高农机装备自身价值,提高作业效率效能、提供高效便捷的运维服务。农机信息化的作用有提高产品价值、保证产品质量与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和效率、包证协同工作、维护公司品牌,第一时间满足客户需求,提供综合快捷服务等。另外,他认为提高农机装备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包括制造信息化,产品信息化,生产作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售后服务信息化。国内农机在农机和农具衔接上还亟待提高,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以国外凯斯纽荷兰为例,机遇CAM总线的模块化现场总线测控系统,可以与约翰迪尔公司产品互换使用。
论坛学术交流气氛热烈,专家学者们纷纷为烘干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表示,目前烘干机市场依然有些盲目无序发展,希望能进一步探讨如何烘干机市场如何理性发展以及烘干机在技术上如何要攻克在线监测难题。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郭建辉讲到,谷物烘干机近几年保持较高增速,这是中国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发展过程的一个表现,他认为这种高速发展的背后原因有三:一是消费者对食物、谷物品质需求的提高;二是新组织模式的创新,如合作社、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等是粮食生产企业主要需求者;三是农产品生产品牌化、集中化这一变化趋势刺激谷物烘干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表示,节能、环保、效率、品质都应该作为烘干机企业发展的追求,而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希望行业要思考,未来到底是专业化企业还是综合化企业做烘干机更有利于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敏丽表示将为行业提供装备支撑,希望辰宇能够坚持初心,为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好产品,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好的支撑作用。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张华光表示,用户最关注的就是产品品质,他认为这也是辰宇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他建议烘干机企业需要在使用功能上进一步延伸,目前国内市场烘干机设备主要围绕水稻展开,小麦和玉米有些都不能通用,更不用说其他作物,未来烘干机市场潜力非常大,烘干企业还需持续研发。
期间,论坛代表观摩了辰宇科技新厂落成乔迁盛典,参观了新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