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江苏省常州市:多措并举 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来源/作者: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  日期:2019-03-27【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常州市金坛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是典型的稻麦两熟区,201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18年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考评。目前全区粮食生产六大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为:耕整地96.38%,种植92.09%,高效植保99.02%,收获99.01%,产地烘干72.55%,秸秆处理89.02%。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从创建前的76%提升到88.91%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深化机艺融合,提升创建质量

我区注重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引导,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构建了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新机制,成立农机农艺专家组,实行专家挂钩制、例会协商制、督查考核制,制订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优化农机农艺配套技术,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制定出台《金坛区稻麦周年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图》等多个技术规范,将技术路线、作业要点等整合到一起,共推出5项集成技术;依托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建设了8个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万亩示范区,明确主推技术,扩展示范效果,推进了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逐步完善。

二、强化人才培养,筑牢创建基础

我区狠抓农机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会操作、懂管理、善经营的农机人才队伍,为推进全程机械化提供人才技术支撑,为农民持续增收护航。目前,全区已建立农机化实训基地5个,聘任技术专家57人,近三年平均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30期次,共培训近5000人。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制定和参与制定了8项常州市地方标准,申报了4项发明专利,获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三、做强服务组织,打造创建主体

一方面,积极鼓励新建、扩建农机合作社,填补区域空白,整合较差服务组织,普及推广主推机具和技术,打造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部队”。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农机合作社136家,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服务面积达24.6亩,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的63%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农机合作社发展质量,通过配齐硬件设施、强化机务管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底,拥有全国农机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9家。农机合作社通过农地股份合作、订单作业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延伸产业链,强化产业融合,打造了多个优质米知名品牌,推进了产业化发展。

四、加强政策扶持,永葆创建动力

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出台了设施农用地、抵押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以来,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7975多万元,其中区级财政1525多万元,主要用于农机作业奖补、合作社培育、机库建设、农机维修点建设、农机实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效提升了全区农机装备水平,支撑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

在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我区着手全面机械化的探索和推进。一方面,积极探索茶园生产机械化。新增各类茶园生产机械装备8000多台套。全区4.1万亩茶园,耕作除草、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0%另一方面,加大蔬菜生产机械化的示范推广力度。新增蔬菜设施生产装备2000多台套,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我区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其它省市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农机化发展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全程机械化发展质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面扩域,推进农业机械发展提档升级,为江苏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做出金坛贡献!


添加人:网站管理员 内容审核:网站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