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及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宕昌县召开


来源/作者: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日期:2019-11-0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10月22日至23日,甘肃省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及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宕昌县召开。

在全省中药材机械化作业示范区,按中药材种植流程,现场演示了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定西三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深松整地机、撒肥机、中药材移栽机、中药材点播机、无人植保机、打秧机、中药材收获机、废膜捡拾机等中药材六大关键环节23台(套)机具。全面展示我国中药材机械化最新技术及机具。

目前,甘肃宕昌中药材示范区黄芪种植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集施肥、移栽、直播、高效植保、收获、残膜回收等六项关键技术于一体的黄芪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高效生产模式已形成,示范区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据实验测定和面上调查统计显示,黄芪全过程机械化与人工种植相比,平均亩节约成本2200多元,提高功效27到30倍,节本增效,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合作社和农户的“双赢”。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安排部署,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成立宕昌2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专项指导组,全程跟踪开展机械化技术指导服务,一是狠抓机具研发,着力解决无机可用的短板;二是科学选配机具,提供农机装备保障;三是优化技术路线,加强试验验证;四是加大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五是总结典型经验,提炼机械化推广模式;六是强化对比试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一年来辛勤的工作,已基本确定了适合宕昌县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技术体系、系列机具和运行机制,中药材生产效益大幅提升,2019年带动示范县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高7.6个百分点,达到31.4%;基地机械化水平达到48.6%,高出全县平均数17个百分点,为中药材生产机械化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提出的《根茎类中药材收获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9年72项农业主推技术之一。

与会代表还观摩了宕昌县拉路梁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及机械化收获现场、理川镇省级中药材百亩试验点暨大黄机械收获演示、木耳乡当归机械收获演示。

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厅长李旺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厅长周邦贵、谢双红,厅一级巡视员杨祁峰及陇南市政府副市长张宏出席会议。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处室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甘肃省卫健委、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专家及新闻媒体记者,全省10个市州农业农村局、农机化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31个药材生产大县的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李旺泽对宕昌县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及中药材机械化推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经过多年发展,甘肃中药材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2019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农业农村厅在宕昌县建立了2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机械化工作建设初见成效,黄芪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其它中药材主要环节也实现机械化作业。李旺泽指出,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产业的标准化、农民的合作化、耕作的集约化。在基地建设中,省农机部门转变作风,抓机具研发、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行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机与农艺高度融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唐仁健省长观看机械种植场景后很高兴,并指示做好机械化收获工作。这次演示的机具种类齐全,技术先进,具有震撼力,真正把适用技术用在了田间地头,把成果写在了大地上。

添加人:投稿用户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