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他们在行动.....


来源/作者:泽州县农机中心  常海庆日期:2020-02-10【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他们是一群农民,平日只知在田间忙碌。

他们是一群现代农夫,春夏秋冬风尘仆仆。

他们是搬运工,将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向餐桌输送。

他们是乡村守望者,用辛勤的汗水日夜浇灌着心中依恋的那片热土。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机人,在滚滚人流中,你甚至会觉得他们有点“木讷”有点“老土”。

可是,在2020年的春节,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来袭时,他们不计安危,不计付出,不计辛苦,毅然开动拖拉机、操控无人机、背负喷雾机主动投入了一线疫情防控战场。

他们,是一群新时代的“愚公”......

老黄,名红文,巴公镇渠头村人,泽州县宏达祥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民建会员,县政协委员,村委会副主任,一名五十余岁的乡村汉子。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黄。

image.png

初识老黄时,我正在下乡,老黄闯了进来,衣服鞋子上沾着土,胡子拉碴,说话不仅声音高而且还不时翻眼,头发黑而浓密,当时想应该是假发吧,不过直到现在也忘记了问他。

老黄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好做善事,民建每次发起捐款捐物结对帮扶时他都积极踊跃参加。

老黄年轻时搞运输,后来专事农业生产,和人合伙办了个面粉厂,日子倒也过的舒心,后来还养了几百只羊。不想,因为不具备养羊的专业技术加之市场行情变化,原先的积累都让羊儿们“吃”了个精光。

但老黄不服输,为了降低养羊成本,联合几个农民兄弟东挪西凑了大几十万元钱,购置了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饲草青贮收获机、深松机等各式农业机械十多台,成立了农业合作组织。凭借豪爽的性格,诚信的人品,不服输的劲头,干了五六年也渐渐在尘土飞扬的农田里干的有模有样。
    2017年,县农机部门结合农机化发展趋势向上级申请实施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无人机飞防是个新领域,不仅前期资金投入大,而且有效作业时间短、在当地是否适用也是未知数,关键是还需要有技术过硬的飞手。项目发布后,响应者众,但都定不下来,唯有老黄意志坚决,赔也要上。
   为了不连累合作社的哥们,他独自投入资金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具有避障功能的全自主飞行无人机。为了飞手稳定靠谱,强行让在城里和小伙伴们搞网络直播的二儿子去学习飞防技术。

  
在前期的试验中老黄也很是痛苦,爷俩每天盯着飞在天上的无人机提心吊胆,不是怕摔了机就是怕给人家喷不好,眼也盯花了,脖子也仰酸了,无人机还是摔了好几次,光配件就花了大几千。

经过锻炼摸索,二儿子终于熟练掌握了飞防技术,不仅在本地作业还到了本省的忻州、朔州和河南的周口。老黄马不停蹄又买了一架,让大儿子跟老二学技术,并租了固定机站购置了发电机配备了厢货车,准备在无人机飞防植保领域大干一场。

为了延长无人机作业时间,2018、2019连续两年老黄的两架无人机都飞到了新疆。两个儿子开着普通厢货车走好几天才能到达作业现场。为了抢市场,每天都连明扯夜作业十小时以上,兑药、灌药、放飞、回收、充电、换电池......,简单的动作每隔十多分钟就重复一次,累了就瞅作业空档在地里或车里躺躺。近一个多月作业下来,搞的两个年青力壮的儿子灰头土脸内心抓狂。在事迹被央视两次报道后,爷仨才放下纠结引以为傲了。

2020年春节,疫情突发,老黄主动给镇政府和相识的村委负责人打电话,愿意投入自己的两台无人机帮助各村进行防控消杀。

老黄考虑无人机在农村街道小巷穿行难免会摔机,掏九千元为两台机买了全险,让两个儿子对飞机进行了检修保养,并在微信圈广发信息。

1月31日,老黄的无人机在官庄村的屋顶街巷往来穿梭,将消毒液快速均匀地喷洒至村内一排排院落和一条条道路上。十多分钟时间,就对全村所有公共空间完成了一次全面消杀。

随后,两架无飞机又转战本镇南山、渠头、尧头等疫情防控战场。

在电话中,我多次叮嘱老黄让两个儿子在作业中千万要注意自身和飞防区域百姓安全,并问到一些细节。老黄呵呵笑着说:我是个农民,搞合作社这几年来,政府各部门在方方面面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心里都记着呢。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但现在国家遇到难处了,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吧,别的忙咱也帮不上。

临挂电话了,还不忘嘱咐我:哪儿需要消杀,电话告诉我昂。

刘晋生,泽州县晋耕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北义城镇上城公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朴实的庄稼汉子,今年53岁了。脸上皮肤松驰,面相和善,头发黑白间杂。

image.png

晋生不到二十岁就开始鼓捣农业机械,从开小四轮起家,在农机行业摸爬滚打了半辈子,日子过的也丰衣足食达到了小康。

为了更好地用农机为村里百姓服务,2008年他发起成立了泽州县晋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村干部商量在废弃砖窑上建机具库棚。为了节约资金,和亲戚朋友挥汗如雨干了一个多月,总算是给众多的农机具安了个遮风挡雨的家。

晋生是个实在人,不会来虚的,平日里早出晚归开着拖拉机给村民犁地、旋地、收麦、收玉米,不仅作业质量好而且价格都比别人低点,受到了村民的拥护。2011年,百姓看晋生可靠,选他当了村主任。自此后,他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村里的事情上,每天风风火火为村务跑东跑西,合作社的营生指派其他人干,由于主心骨顾不上,社里的收入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搞的妻女和社员都不太满意。

干了两届村主任,看到别的农机合作社都越干越大,晋生也有压力,尤其是当遇到村民不理解时内心也会感到委屈。私下和我交流时,也谈到不想再干了,好好专心经营农机合作社,既能增加收入又不听闲话,省心。

可村民信任他,2018年晋生被选为了村支部书记。他曾和我讲:即然大家这么相信我,就只能好好干了,人这一辈子,也不能光想着自己。

上城公在北义城是个大村,共有681户2034口人,平日里事多,忙的晋生顾西顾不了东。尤其是面对突发的疫情,农户们认识不足,且村里还有武汉返乡人员4名,防控难度和压力都非常大。

年初一早七点,晋生就将两委成员叫到村部,召开疫情防控专门会议,研究安排排查隔离工作。他带头深入重点户排查劝说,每天凌晨零至六时在卡口值班,白天开着自己的小面包到处跑为村里购买防控物资,还带头为村里疫情防控捐了一千元现金,自费为村里购买了一千多元的消毒液,每隔两天开着合作社的车载式喷药机义务为全村公共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消杀。

关键时刻,不仅能想在先,而且能冲得上、干在前。

农机人刘晋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忠实地践行了他的入党誓言。

张村任,1982年生人,晋城市和泽州县两级党代表、山河镇万杴村支部委员,泽州县群山绿果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

image.png

初识村任是2018年,他想为自己的合作社引进核桃烘干机械,到我办公室咨询扶持和机具选型事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说话时面带微笑,话不多,一问一答,语速较常人慢,有点吞吞吐吐的感觉,真诚的目光中透露着期盼和信任。

内心笃定他是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

2019年,他的合作社承担实施核桃机械化烘干项目,市县两级农机部门扶持了点钱,打交道就多了起来,对他本人也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村任原先在晋煤集团赵庄煤矿上班,工作岗位和收入都还不错,可内心总觉得这样波澜不惊地上一辈子班多少有点对不住自己,于是在2011年辞职回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特色农产品种植。创业八九年了,虽然有了些起色,但现在还没有实现赢利,仅达到了收支平衡水平。

我问过村任,对于当时的决定后悔过没有?他笑道: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为方便给核桃树喷洒农药,2017年村任使用扶贫入股资金购进了一台无人机。今年春节疫情暴发后,他主动找到村党支部书记,提出愿用自己的无人机无偿为全镇提供消杀作业。

在镇、村两委的支持协调下,自2月2日以来,村任亲自操作无人机(没经过专业培训不允许操作)马不停蹄地为全镇数十个村庄、多所学校、镇区企事业单位和防控交通卡口进行了多次防控消杀作业。

由于忙活了多年没有赢利,村任平日很节俭,但面对疫情他主动为村里捐了五百元钱,消杀所用的一千多斤消毒液也是他自己花四千多元买的。

我在电话中说:几千元对你来说也是个钱。

村任慢慢地说:省着点就过去了。我是名党代表,这个时候需要我。

疫情防控以来,我县的加应、红金硕、顺盈利、军海源、海富兴农、晋安等众多农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都积极主动出动农业机械配合当地政府、村委对公共场所进行防控消杀作业。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用实际行动将普通农机人的担当书写在了泽州广袤的村庄和田野上!

向他们致敬!他们朴实真诚的付出,有人会记得!

 

   ps:这些天,我一直被微信里一群平凡而熟识的一线农机人感动着。他们平时赚钱辛苦,一分一厘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但面对突发疫情,他们的胸怀和行动让我汗颜。

想写写他们已经好多天了。很遗憾,我不能一一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伟大,向他们致歉!

(作者:常海庆  泽州县农机中心党组成员 副主任)

 


添加人:网站管理员 内容审核:网站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