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遇到的农产品滞销、资金周转难等问题,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化解农产品产销难,增强广大主体的发展信心。
一是政策助农支农暖心。各地相继出台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及时解决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中运输难的问题。如湖州市出台“全力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市场供应14条”,规模种粮补贴由50元/亩提高到70元/亩。绍兴市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七条意见”,对家禽养殖企业和定点屠宰企业根据收购量给予最高20万元补助,对禽蛋收购加工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补助。台州市印发农业稳产保供十项措施,坚持防疫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二是携手产销对接宽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主动作为,联结各类市场、网商电商平台、社区平台,密切对接各类生产基地,构建农产品直供直销、集团配送等机制,为主体解难纾困,发挥定心丸作用。如杭州市农业农村局依托“互联网+”,着力构建“互联网+基地+社区”“网上农博”“社群农产品电商”三个对接平台,积极开展无接触直配服务。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超保供对接视频会议,组织13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与商超企业建立农产品产销衔接。舟山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与舟山网鲜生、三农团购等网络销售平台对接,架起基地与居民的购销桥梁,三农配送中心每天配送蔬菜约10吨。衢州市开展“衢州·战疫情食材保障行动”,开设“线上果蔬超市”等,确保全市“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
三是媒体平台助力热心。各地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三农”公众号等及时公布滞销农产品信息,建立地产农产品直送点名单,推行组团采购、同城配送等模式,有效促进供需对接。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联合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为滞销农产品提供信息展示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农产品滞销难题。台州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商务、市场、供销等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供需信息,加大西兰花等农产品产销对接,累计销售西兰花57714吨。杭州市积极与学习强国杭州平台合作,共同开展“云助力”活动,有效解决建德草莓、鸡蛋和临安雷笋等库存积压问题。
四是社会公众齐献爱心。广大社会公众情系“三农”,热心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献计献策。舟山市农产品滞销信息推出后,社会爱心人士通过朋友圈转发,主动帮助农户拓宽农产品销路,市中医院、凯虹集团等企业单位与果蔬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切实缓解了蔬菜销售难问题。长兴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通过微信推荐销售草莓4000余斤,鸡500余只。平湖市农业农村局得知广陈镇戴建平家庭农场销售渠道受阻,积极发动局干部职工开展爱心菜认领,短短几小时,便认领爱心青菜1000余斤,并决定每周认领一次爱心青菜,帮助菜农解决难题。
五是分类指导服务尽心。宁波市积极成立“你来我网”志愿者服务队,为经营主体提供农产品分拣、包装等服务,有效缓解用工紧缺问题。温州市组建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成立12支“三联三送三落实”服务队,及时协调解决文成县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招工难”等问题276个。绍兴市、县两级农技部门组织专家深入一线,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种养技术、病虫害防控和动物防疫等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春耕生产,并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台州市政府成立仙居鸡工作专班,研究出台家禽收购加工销售企业补助政策,协调推进在世纪联华、欧尚等5家大型连锁超市开设“台九鲜”家禽惠民特供专柜,日销售13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