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气温回暖,正值春茬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的关键阶段,为扎实做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我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特提出塑料大棚果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供生产单位参考。
一、 适用棚型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钢骨架塑料大棚(无立柱或立柱较少),基本参数为:棚脊高≥3.2m,棚肩高≥1.5m,棚跨度≥8m,棚长度≥60m。
二、塑料大棚结构改造技术
(一)大棚两端宜机化改造技术
技术内容:针对传统塑料大棚结构两端封闭,中间只留有人员进出通道,不便于现有农机具进出作业的现状,将大棚两端封闭的固定结构,改造成中间两扇推拉门、推拉门两侧各一个整体可拆卸的活动扇。推拉门便于日常管理人员进出作业,在作物倒茬和农机作业季节,可将中间两扇推拉门和两侧两个活动扇同时卸下,便于机械进出和循环作业,农机作业完成后安装上推拉门和快速插接的活动扇,进行棚室的正常生产管理。通过大棚两端宜机化改造实现了大棚蔬菜生产旋耕、起垄、种植、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
技术要求:中间两扇推拉门用于日常工作人员及物资进出,宽度1.5~2m,高度不低于2m;两侧可拆卸的活动扇,采用快速插接安装,作业季节方便拆装。
注意事项:要在保持大棚原有结构,不破坏其强度,且不过多增加结构成本的前提下,对大棚两端进行结构改造。保证蔬菜生产时大棚两端可以方便快捷地开启和封闭,机械能够顺利进出,同时还要保持大棚原有抗风载能力。
(二)大棚顶风口控制技术
技术内容:针对大棚种植夏季温度较高,在大棚两侧下方开侧风口的方法不能有效调整中上层温度的问题,在大棚顶部设置天窗,实现对大棚中上层温度的有效调节。
技术要求:在大棚的顶部中央每隔8~10m设置一个天窗,根据大棚的整体情况每个棚设置8~10个不等。天窗的设计尺寸纵向长1m,横向宽0.7m,由内向外开,棚内控制,开启度0~90度可调。
注意事项:要保证天窗能够便捷的开启和关闭,关闭时密封。
三、塑料大棚果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
塑料大棚果菜种植主要以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品种为主,机械化作业环节基本相同,以生产周期长、作业环节明确的番茄为例,按照番茄生产过程中的有机肥撒施、旋耕、起垄(做畦)、铺膜移栽、植保打药、残秧处理6个环节与顺序,来介绍塑料大棚果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
目前塑料大棚番茄一般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面宽60~70cm,高10~15cm。大小行种植,小行距40cm,株距30cm,亩株数2500~3000株。
(一)有机肥撒施技术
技术内容:配套履带自走式撒肥机,用于设施内有机肥(面肥和颗粒肥)的撒施。
技术要求:撒肥量按照农艺种植要求及种植作物品种视情况确定,番茄一般亩施底肥2~4t。有机肥或者复合肥撒施要均匀。
注意事项:作业时,与操作机器无关者应该远离机器,撒肥区域内不应有旁观者,撒肥装置转动时严禁操作者进入机器。
(二)旋耕技术
技术内容:采用大棚王拖拉机+普通旋耕机进行旋耕作业。耕作深度要能够打破传统微耕机作业留下的犁底层,将地表土翻到下层,充分将有害物质灭活,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板结,利于储水保墒,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技术要求:旋耕深度≥15cm,耕深稳定性≥85%,碎土率≥80%。旋耕要不留死角,每个作业幅宽接垄处要保障都作业到,作业后土壤细碎松软,达到后续作业要求。
注意事项:机具进出塑料大棚作业时除机手外,至少要有一名作业人员引导,防止机具、人员受到意外伤害。作业时,严禁机具先入土后接合动力输出轴,或急剧下降机具,以防损坏拖拉机或机具的传动件。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合理选定。避免中途停机和变速行驶,以尽量降低耕深不稳定性。机具在地头转弯、倒车或转移过地埂时,应将机具提起,减速行驶。设施内作业时,应做好通风;机具外侧的旋耕刀等部件避免碰到大棚骨架、棚膜等。
(三)起垄(作畦)技术
技术内容:采用35马力大棚王拖拉机配套起垄机完成起垄作业。建议起垄机采用液压升降,便于控制垄型,起垄高度、宽度可调,更好满足番茄种植农艺要求。
技术要求:建议畦面宽60~70cm,垄沟70cm~90cm。设备选择不仅要考虑机具本身尺寸,还应根据蔬菜品种及其种植行距等农艺要求,确定合适的起垄垄距,同时要注意作业的垄型尺寸、垄距设计要与移栽机械的参数相适应。正式作业前,应根据作业大棚形状和大小、大棚跨度,规划合理的垄体分布和作业路线,减少空驶行程。可通过划线、地头放置垄体中心线标志、动力设备上加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等方式,提高作业垄体直线度,保持垄距的一致性。起垄作业后垄形应完整,垄沟回土、浮土少,垄体土壤上层细碎紧实,下层粗大松散。
注意事项:设备使用前,认真检查刀具、罩板及防护罩是否安装到位。作业时周围人务必远离。作业机上勿载人载物。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匀速直线行驶,避免中途停机和变速行驶。作业时垄行向要尽量直,为后续移栽等作业预留较好条件。进行机器调整及清除杂物时,务必切断PTO引擎和停止拖拉机。
(四)铺膜移栽技术
技术内容:采用35马力大棚王拖拉机配套铺膜移栽机完成蔬菜铺膜移栽作业。
技术要求:生产效率≥3000株/小时/行,栽植合格率≥90%,株距合格率≥90%。一次进地完成铺滴管带、铺膜、移栽、灌水多项作业。移栽秧苗高度在15cm左右。
注意事项:移栽机在运行过程中,操作者不得上、下移栽机。移栽机在运行或与地接触时,严禁倒退。在移栽机处于运输或掉头状态时,应将移栽机悬挂起,操作者不得乘坐在移栽机上。
(五)植保打药技术
技术内容:配套相应规格的植保打药机,满足机具行走及植保打药作业要求。
技术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采用合理施药方法。施液量的误差率≤10%,常规量喷雾的药液的附着率≥33 %(内吸剂除外),作物机械损伤率≤1%。
注意事项:机具不得发生药剂泄漏。喷药时行走速度要匀速,相邻行程要接垄严密,防止重喷漏喷,做到均匀喷洒。进行植保作业时注意安全操作,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
(六)残秧处理技术
技术内容:针对果菜藤蔓废弃物较多、堆放难的问题,可采用可移动式电动藤蔓类植物专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可还田发酵或者与畜禽粪污混合发酵后,再还田利用。
技术要求:干、湿藤蔓、菜梆、菜叶均能处理,粉碎物粒径:3~8mm,粉碎效率:不小于500kg/h。
注意事项:作业前应检查待粉碎的残秧,防止混入铁器、石块等杂物。粉碎过程中,喂料口堵塞时,不能用手或铁棒帮助喂入。作业时如发生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机检查,禁止在机器运转时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