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农时,克服疫情影响,推广高效优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4月15日,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在天门市举办全省农机科技助力农业春耕生产现场活动。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国雄出席活动。
在华丰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统防统治现场,十架植保无人机在飞控手的操作下,盘旋于油菜田上空,均匀地将肥料喷施到结荚期油菜植株上。飞控手将在半天时间内,完成500亩油菜的无人机植保作业。
在石家河镇建安农机维修合作社,合作社8名农机维修人员正在对插秧机、拖拉机等进行检修,这些机具修好后将迅速投入忙碌的春耕生产。
在石家河镇卢岭村,机手们各自驾驶着拖拉机、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有序开展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插秧作业。广袤的田间,正在开展作业的加装侧深施肥装置的高速插秧机、水稻精量直播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先进机具很是抢眼,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4名专家现场为大家介绍了这些先进高效机具的技术性能和操作要领,为机手们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天门市石家河镇岭农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倪福康正在忙碌地组织机手们开展作业。合作社自身流转了土地2500多亩,同时承接全托管、半托管农机化作业任务近万亩,农机化服务已辐射到3个乡镇周边20多个村,农机化新服务模式为农户带来了便利,为机手创造了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省春耕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各地交通通道“解封”后,农机人主动作为,通过加快推广机械耕整地技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稻精量直播技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无人植保技术、拖拉机无人驾驶技术等新技术新装备,创新开展全托管、半托管农机服务模式,运用先进适用的农机科技把耽误的农时抢回来,在荆楚大地掀起“农机促春耕”热潮。截至目前,全省已组织百余万台(套)农机投入春季农业生产;通过云上课堂、网络讲座等技术手段,培训农机手25余万人(次);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及时检修农机具60余万台(套);完成机耕面积900余万亩,早稻机插(播)已陆续展开,油菜、小麦机防已基本完成。
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熊义柏,天门市市长杨兴铭、副市长蒋胜雄,原省农机局副局长姜卫东等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