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的通知》,确定259个镇(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平阳县南麂镇、鄞州区姜山镇、嵊州市三界镇、莲都区老竹畲族镇、江山市大桥镇、兰溪市马涧镇、海宁市周王庙镇8地入选。
通知明确,在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过程中,要聚焦镇(乡)1-2个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组织协调,做好项目实施;要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强监测评价,确保高标准建设;要及时总结成功模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农宝:跟“农宝”一起来了解一下~
建德市杨村桥镇
杨村桥是我省大棚草莓栽培发源地,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作为建德草莓产业的核心区块,杨村桥种植面积约5000亩,莓农2028户,占全镇农户的34%;从事草莓产业经营的合作社24家,占全镇合作社41.4%;本异地种植面积2.5万亩,全产业链年产值超7亿元。通过草莓产业的带动,2019 年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
平阳县南麂镇
大黄鱼是南麂镇农业主导产业,该镇大力发展以深水网箱为生产基础的规模化大黄鱼外海养殖模式,现有深水网箱200个,年产值达2.37亿元。同时,深入实施品牌化战略,已成功注册“麂翔”“蓝麂”等商标,开设经销门店40多家,供销网络遍布全国。并不断创新推广“渔业+旅游业”模式,推动以大黄鱼产业为主的“渔旅融合”发展。
鄞州区姜山镇
作为宁波市主要的水稻和叶菜种植基地,姜山镇2019年水稻种植面积达91305亩次,总产量35213吨,水稻总产值10084万元,加工年产值达20516万元,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各乡镇(街道)位居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浙江稻作第一镇”。叶菜产业竞争力居全省前列,2019年叶菜种植15202亩次,总产量25843.4吨,叶菜生产总产值达10023万元,加工总产值达23000万元。
嵊州市三界镇
2019年三界镇全镇蔬菜播种面积2.05万亩,年产量3.95万吨,产值1.3亿元,初步形成集绿色蔬菜种植、冷链配送、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架构,种植规模化、设施化和标准化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拥有规模化生猪养殖场20余个,年出栏优质生猪2.5万头,产值9000万元,已形成优质生猪繁育、规模化养殖及有机肥生产、屠宰精深加工一体化的现代生猪养殖业。
莲都区老竹畲族镇
处州白莲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019年,老竹畲族镇处州白莲种植面积8650亩,白莲种植和加工产值2.3亿元,全镇约60%莲农与合作社、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增收400余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种莲专业合作社和种莲大户27家、精深加工企业5家、营销企业20多家。
江山市大桥镇
大桥镇是江山市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围绕水稻主导产业,该镇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20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86亿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8512亩,水稻总产量16716吨,总产值2.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1.6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为5.75亿元。镇域内有培育粮食(水稻)生产主体24家,其中500亩以上主体3家。
兰溪市马涧镇
作为中国杨梅之乡,杨梅是马涧镇重点发展的水果产业,现栽培品种以东魁、荸荠种、木叶梅、早佳为主,面积约4.3万亩,产量约2万吨,分别占全镇水果面积和产量的 80%、78.7%,占兰溪市杨梅面积和产量的64%、56%,在我省位列前茅。其中,大棚杨梅促成栽培面积占全省70%以上。
海宁市周王庙镇
周王庙镇主导产品以蚕茧、桑苗为主,是省级优质良种桑苗的繁育示范基地,拥有叶桑与果桑良种近80个。据统计,2019年全镇桑园面积15320亩,蚕桑产业总收入20573万元,占2019年该镇农业经济总收入的72.5%。周王庙镇还建立了全国首个嫁接桑苗出口基地,嫁接桑苗沿着“一带一路”栽到了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桑苗累计出口3000余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