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骄阳似火,河南省农机推广站站长夏放一行深入罗山县周党镇灵山茶业,周党莲花农机合作社调研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工作。
近年来,罗山县把握建设现代农业新要求,按照“信息化和精准作业引领全程机械化”,补齐农机农艺融合短板,由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和全面机械化迈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转型升级。
夏站长一行首先来到灵山茶业公司,饶有兴趣的观看了公司荣誉展厅,详细听讲解员解说,并品鉴了公司生产的黑茶,一行又兴致勃勃来到茶山茶园指导机械化工作生产,从车上俯瞰千亩茶园最为壮观,一个山头紧接着另一个山头,一排排碧翠的茶树列队山间,一块块整齐的茶园紧密相连,层峦叠峰,俨然一幅绿水画卷,夏站长不时停下询问并指导茶业全程机械化技术。
在周党莲花农机合作社,夏站长一行仔细观看了水稻全程机械每一道程序,智慧农机促进技术推广,由“会种田变成慧种田”,合作社有13台无人机,站在田埂上,用手机向远处的植保无人机“飞手”发出指令、施肥、除草、治虫……,从3月下旬完成再生稻插秧以来,合作社的“无人机队”就频繁起降,很少闲着。
罗山聚焦主要农作物“精准作业”是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农机化转型升级的要求,今年河南省水稻全程机械化试验项目又放在罗山由罗山农机局承办。该项目依照试验大钢和试验实施方案,依托专家团队,组织农机和农艺技术人员在试验中熟悉新技术,分析提练技术路线、作业规程。经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实现了耕作模式由定性到量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由粗放转变为精准作业,实现水稻种植产业化、集中化、专业化、机械化、高产化。
夏站长在桂店村看到合作社高标准农田成片相连、灌溉渠系纵横交错,长势良好的再生稻,产业路如同玉带缠绕,对此很满意,把项目放在罗山很放心。“如果人工插秧得几个星期,我们用机插秧省时、省工,一两天就可完成,无人机飞防也省时省力,这些先进的智能设备在农业上的运用,对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很有用处。”合作社理事长包乃勇介绍。
实施水稻机械化全程规范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目前,在全县12个乡镇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点,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主体为依托,每个示范点的育秧规模要满足向500亩以上示范大田供秧,周党莲花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建了可向10万亩大田供秧的机械化育插秧基地,在满足自己使用的同时,并辐射到附近乡村,带动乡邻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