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平度明村镇,有一个占地1000多亩的农业庄园,深秋季节个大红艳的桃子还挂在树上,煞是喜人。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暖棚、冷棚、智能棚,区域清晰、整齐划一,棚室里种满了蓝莓、奇异莓等高端水果,安装了自动控温机、水肥一体化设施、绿色防控产品、防草布等现代农业设施,规范的管理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公司的发展进入了良性状态,这就是青岛沃丰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当好基地“指导员”,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点”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沃丰苑基地从育苗、种植、田间预冷、包装、运输到销售,完整的产、销、研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去年冬天,市农技中心到沃丰苑基地调研,与公司总经理田素峰交谈了解到,公司遵循“好产品从种植开始”的理念,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公司必须规范化的管理,这就离不开现代化设施和新技术的支撑,沃丰苑需要农业“四新”成果为基地生产做支撑,让农业“四新”成为撬动基地农业发展到新支点。
从“蜻蜓点水”到“落地生根”。围绕基地产业需求,市农技中心结合沃丰苑基地种植模式和产业发展情况,迅速成立一支多方位果业技术指导团队,建立起“技术专家团+农技推广服务小组+基地技术队”多方服务模式,合力为沃丰苑基地“量身”定制一套综合精准技术示范方案。为让农业“四新”成果尽快在基地落地生根,中心技术骨干践行着“带着责任来,留下技术走”的誓言赶赴基地。春天青岛地区相继遭遇寒潮、倒春寒、冰雹、大风等多种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果树正常开花、授粉和结果,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减轻恶劣天气给果树带来的危害,中心技术人员在灾后第一时间赶赴基地,掌握灾情,做出基本评估,不仅投入了灾后补救物资,而且致力于输送及时的补救技术,为基地技术员详细讲解了灾后果树补救方法,实地操作指导,真正做到让技术人员听得懂、记得住、关键时刻用得上。
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施策”。一个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从果树品种的引种到移栽再到修剪、施肥、病虫防治和机械使用等一系列农机农艺技术都需要精准到位。而沃丰苑基地在土地流转之前,长期单一种植模式,让土壤透气性变差,土地板结严重,病虫害危害加重,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基地一直采用了“一刀切”、“大水漫灌”等方法,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2020年,中心技术专家团提出了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快速解决土壤板结、费力费事费水等问题。一年来,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沃丰苑基地完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全覆盖率,实现了一个人一天就可以灌溉上百亩。水肥一体化设备做到了精准施肥,高效施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水资源,真正实现了“精准滴灌”。水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了基地重点,市农技中心结合全国果品有机生产基地的管理经验,向沃丰苑基地推荐当前防治病虫最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绿色防控技术,中心技术员根据基地种植的作物和病虫发生规律,为基地制定了《保护地蓝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方案》《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方案》等多套防治方案,向基地技术人员讲解了如何利用性信息素和杀虫灯监测病虫发生动态等植保知识。一年来,中心在传技术、搭平台、育人才、严监管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沃丰苑基地农业科技含量,推动基地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
当好基地“信息员”,推动农业“四新”成果落地
从“单向对接”到“双向融合”。2020年上半年,中心为确保基地技术指导的连续性、有效性,坚持线上与线下融合推进、适需对路、精准到位。在线上,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疫情期间通过青岛“果蔬生产服务群”“青岛果茶花卉工作群”等线上平台,及时了解基地农情和产销情况,利用中心现有的平台为基地解决困难,实现技术与产品资源共享。中心利用沃丰苑基地现有自动控温机,科学指导、精准使用,有效地降低了棚室温控的误差率,成功地避免了疫情期间蓝莓上市销售受阻,实现了生产的可控化、省力化。在线下,中心与基地联合推行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技术推广路线,一年来,中心与基地合力将沃丰苑基地打造成全市农业“四新”成果展示的高标准样板,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中心举办了全市果树现代农业示范园“四新”发展进程观摩会,扛起了基地“信息员”的职责,将沃丰苑基地实施的农业“四新”成果一一推介,加快我市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速度。中心与基地从“单向对接”到“双向融合”,实现了农业“四新”成果的共赢、共享。
当好基地“推介员”,打造以农兴旅、以旅富企之路
沃丰苑公司始建于2013年,公司秉承着“好产品从种植开始”的理念,打开了“以农兴旅,以旅富企,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基地以种植蓝莓、奇异莓、秋月梨、葡萄映霜红桃为主,打造集种、储、产、销、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老土地”上种出了“新产业”,产出了“新鲜元素”。市农机中心结合公司的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基地观光采摘产业发展,做好基地“新鲜元素”的推介。利用基地蓝莓的基质栽培新模式特点,作为室内果树栽培“新宠”,大力宣传推介,让更多的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蓝莓。同时,为拉长观光采摘期,提高基地效益和竞争力,中心借助基地设施,通过栽培技术处理,将原本六月初才能上市的蓝莓提前到了四月底,结合暖棚、冷棚、露天几种种植模式的搭配,将原本40天的蓝莓采摘期拉长到了4个月。
春华秋实,硕果满枝。“三员”服务奏响了帮扶交响曲,也成就了沃丰苑基地果业梦,打造了品种对路、技术领先、产品畅销、三产融合的新型果业基地,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明村大地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