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东南42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蒿地坝村的山村,这个村有164户人家,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是陇南市农技推广总站的精准扶贫村。2020年6月17日,骄阳高照,扶贫同志又来到了村里,细心的村民发现,扶贫的队伍里增加了一位新面孔,走访农户、察看大棚,不停的询问记录。他就是局援陇技术服务队的领队,市农机中心果茶首席专家张云伟。
2020年6月17日 张云伟(左二)调研精准扶贫村
同一天《青岛机关党建》网站登载了《深度融合,善作善为,技术援陇渐入佳境》一篇文章,文中说,“为加强农业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选派的援陇农业工作队一行4人,由果茶首席专家张云伟带队,于2020年6月15日当天乘机抵达陇南”,看到这个消息,不少同志才知道张云伟同志去了陇南,去了脱贫攻坚东西协作的第一线,纷纷打电话询问鼓励,有的人知道张云伟身体条件不好,但熟悉张云伟的也知道,他做出这个选择并不意外。
张云伟常说,“我们农业技术人员首先是党的干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顾大局。听从组织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得知陇南市脱贫攻坚东西协作需要果茶方面的技术人员,今年56岁的张云伟克服年龄大、身体不好等困难,主动请缨,从组织谈话到踏上征程仅用了4天时间。
6月16日,援陇第2天,张云伟同志按照局领导临行前谈话要求,在人事处指导下,成立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援陇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在第一次支部会上,张云伟说,东西协作是一场战役,我们就是尖刀班、爆破手,要敢冲敢打,能冲会打。大家激情高涨、斗志昂扬,兰孝帮、庄顺龙就做好科技援助工作谈了具体措施,张宝珣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7月8日,援陇第24天,工作队员在援陇日志中写到:入陇3周来,先后深入大山深处走访6个县12个乡镇18个自然村、走访脱贫户28户、抽查农机经销商10家、走访购机户12户、调研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1个、走访辣椒订单生产基地3个。
8月6日,援陇第53天。工作队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协调青岛援助陇南市建设了一个马铃薯种植农业技术示范点。马铃薯是陇南市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当地农民基本以人工种植为主。该示范点从播种到收获全程都使用机械化,填补了陇南该领域的空白,活动当天还向陇南市捐赠了价值4万多元的马铃薯播种机、培土机、杀秧机、收获机各一台。
8月21日,援陇第68天,4名队员自发募捐。8月中旬以来,陇南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引发暴洪灾害。灾情时刻队员们纷纷加入抢险救灾队伍,做好值班值守。庄顺龙同志带头参加防汛一级响应,24小时带班值班,24小时随时待命。
9月15日,援陇第90天,在青岛-陇南东西扶贫协作农业技术培训班开班上,4名同志进行了授课,介绍了我市前沿农业科研成果,结合前期调研,对陇南市蔬菜、茶业、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农业机械化出了可行性建议。
在青岛市农机中心的文化墙上,有一条格言特别醒目,“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是张云伟的座右铭,体现着他的选择和追求。在他的带领下,技术服务队4名同志每天都奔波在援陇工作第一线,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技术指导,抗击灾情。从6月15日到9月17日,援陇三个月,4名队员黑了、瘦了,但投身“三农”工作的意志和决心却更加坚定。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千千万万个人梦的支撑,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和实践者。还有4年就退休的张云伟,谈起他的梦想,他说“会继续发挥余热,奋力打造果香茶醇花美的梦想田园,退休之前,希望岛城果茶花卉产业能再上一个台阶。”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青春逐梦正当时,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局党组的关怀支持下,我们青年农技人员一定会把冲锋在前的斗志、力争上游的精神、创新求进的信念,融入到血液中、深入到灵魂里,体现在行动上,以中流砥柱作用的发挥,以满腔的热情,去开拓、去创造、去奉献,去书写“三农”事业发展的永恒春天。
岁月莫从闲里过,成功须向勤中求。让我们明如朝霞,光彩熠熠;立似白杨,生机勃勃;让我们生如夏花,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