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用丰收的粮食交上满分答卷


来源/作者:东北网  日期:2021-01-11【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历史罕见的重大疫情、半个月内三场台风, 1961年来同期最大降雨量,艰难险阻阻挡不住龙江丰收的脚步,2020年1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显示:黑龙江粮食产量刷新历史,达7541万吨,连续十年居全国第一。这些丰收的粮食,每一粒都凝结着广大农民的辛勤汗水,每一粒都体现着黑龙江省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心。

及时的农资 

巴彦县兴隆镇庆隆村共1276户,耕种面积3万多亩,玉米耕种面积占80%,截止到目前玉米已经被销售一空,全村增收达到900多万元。水沛鱼丰,但是开源不易,就在2020年三月份,农民于广学紧锁双眉,戴着口罩,为农资何时能及时送到而忧心。

备春耕时,正是疫情最紧张时,于广学半点笑容也挤不出来。包括他的农资在内,近79节车皮的5000吨化肥,在绥化车务段兴隆镇火车站里放了半个多月,就是运不出来。

农资有保障,丰收才有盼头。如何答好疫情下的别样“春耕题”?黑龙江亮出“高招”。第一时间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农业稳产保供意见的同时,迅速成立备耕工作组,保障农资“不断链”。在巴彦县兴隆镇,工作组和当地政府密切配合,派专车接来37名装卸工人,为农资运输车开具特别通行证,点对点将农资运到了于广学的家门口。有了农资保障,于广学2020年种的60多亩玉米,丰产又增收,比上一年多收入1万块钱,老于一高兴给家里添了个大件——平板电视。

另一高招则是开启网络备耕新模式,农技人员成“主播”,农资经销商变身“快递小哥”,农资贷款网上办,到2020年3月底,全省所有农资下摆到户,比往年提前了一周,所有农作物全都播在丰产期。

智慧的管理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大数据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无人作业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为无人化项目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元素和科技动能。

七星农场种植户刘建国种地多年,2020年最闲。从春天的搅浆整地、插秧,夏季大田管理,到秋冬的仓储,凭借着无人化技术、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决策等新型手段,刘建国轻轻松松就实现了丰产增收。

让农民告别“犁耙锄”,挑上“金扁担”。北大荒并不是个例。受疫情影响,雇工难,现代化农机大显身手,成为黑土地上的“主角”,2020年全省100马力以上的大型农机达到5.4万台,比2019年增加1.2万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农作物耕种收都透着浓浓的智慧味。硬件要硬,软件要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兰西县,农民将土地交给“田保姆”托管,不费时不费力就喜获丰收。

2020年,黑龙江省托管服务面积达到8000万亩次,土地规模经营面积扩大到1.3亿亩。土地连片经营,让农机农艺实现了完美融合,秋收过后,多地传来丰收捷报,农垦和平牧场试验田大豆亩产336.2公斤,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单产纪录;农垦友谊农场4000多亩大豆亩产256.8公斤,创4000亩连片高产攻关最好纪录。

不倒的庄稼 

2020年,庆安县洪光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粮食产量和效益都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多,成绩得来实属不易。9月份,半个月时间里黑龙江遭遇台风“三连击”,降雨量达到179.6毫米,是继1961年以来同期最大雨量,齐齐哈尔、鸡西部分地区风力超过12级。虽然部分农作物出现了倒伏,但依托现代农业技术,于洪光家的玉米只有不到10%的地块出现了倒伏。9年前,五常农民张军家的水稻被台风布拉万全吹趴窝了,产量剩下不到三成。随着五常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纳入第一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中,张军的地被划归在产业园里,不只土地吃上“营养餐”,农作物也时时被“体检”,抵抗力极大增强。2020年他家的水稻,就扛住了台风。

特殊之年沉甸甸的丰收格外令人欣慰和振奋。2020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产量7541万吨,占全国粮食总量的九分之一,比2019年增加近40万吨。


添加人:张洪冰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