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在育种科研、生产加工等方面快速发展,可为全国及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提供种薯和商品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提高马铃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种薯和商品薯第一大省。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得到代表委员们的广泛认同。大家一致认为,为尽快实现目标,今后我省要围绕马铃薯全产业链持续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规模经营,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发展外向型农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重要攻关点和突破口。
抢抓机遇 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
当前,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号角已经吹响,国家加强了对各农业种业科研院所品种培育创新的支持力度。省政协委员李连瑞认为,全省应该抓住这个难得机遇,做好马铃薯品种创新和应用工作,主攻高产、抗病、高淀粉和适合加工全粉、薯条、薯片专用型品种。大力开展专用新品种展示示范,实行专品种种植,满足加工企业对专用马铃薯生产的需求。同时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一批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马铃薯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促进马铃薯提质增产。加大对马铃薯种植农机装备购置和储藏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和储藏能力,以便实现错峰销售增值。
省政协委员胡宝忠认为,应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将马铃薯作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作物,增加宜薯地区的种植面积。“十四五”期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应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包括商品薯200万亩;种薯65万亩,其中早熟品种30万亩、中晚熟品种35万亩;原料薯135万亩,其中淀粉加工品种90万亩,食品加工品种45万亩。
李连瑞委员提出,要重点引进和扶持克山云鹰等基础好、潜力大的马铃薯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转变,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
做强种薯 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建设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第一大省,是我省“十四五”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然而,马铃薯通过块茎进行营养繁殖的生理特性使病毒、类病毒易发生代际传递,导致病毒性退化、种性下降而减产。未脱毒种薯会减产35%以上。胡宝忠委员认为,加快发展脱毒种薯,是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他说,脱毒种薯需要比商品薯更精细化的设施型农业生产条件,投资较大、管理较细、标准较高。目前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缺乏更好的生产条件;缺乏用于加工的专用薯种。
胡宝忠委员认为,为实现2025年马铃薯种薯生产标准化,政府部门要将脱毒种薯生产与应用纳入种子管理部门监督,实行种薯生产准入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检测和管理,严格规范种薯市场。布局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商品薯和原料薯专用生产基地。利用我省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成果,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协同发力 助推马铃薯产业全面发展
我省现保有各类马铃薯种质资源3500余份,为亚洲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但经调查发现,目前我省马铃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同是种薯,脱毒程度不一,种薯级别不分,甚至种薯和商品薯也不分的现象。下游企业门槛低、群体大、市场乱、信誉低,限制了优质种薯的利用和普及。
省人大代表田洪武说:“推广马铃薯产业,势必要扩大种植面积,需要动员农户参与种植,但散户受种植环境、条件、技术、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生产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不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较低。在下游发展马铃薯产业,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强化配套设施及服务,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让老百姓看到增收的希望才行。”
胡宝忠委员介绍,近三年统计,在三大主要作物有补贴而马铃薯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马铃薯效益好于大豆但低于玉米、水稻。如果不计政府补贴,马铃薯效益则要好于其他主要农作物。因此,加快发展马铃薯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应发挥克山、讷河、望奎等地的基地作用,鼓励育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大生产投入,在发展种薯生产、推进“北薯南种”等方面给予支持。
李连瑞委员认为,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发展种薯、鲜食薯和加工薯生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依法签订规范的产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促进马铃薯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马铃薯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