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维护扛稳国家粮食安全责任,2021年2月1日,吉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加强粮食生产的若干措施》,共包括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保障、加大技术集成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大力提升粮食品质、做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突出支持产粮大县、切实落实粮食收购和补贴政策、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等10个方面30条措施。
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省农业农村厅梳理出其中25条主要政策措施“干货”,帮助农民朋友加强对政策的理解,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更好地落实惠农政策,让农民种好地、打好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吉林力量。
“干货”1 强化粮食播种面积计划指导,按照国家确定我省粮食播种面积任务目标,以不低于2020年播种面积为基数(以统计面积为准),向市(州)、县(市、区)下达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指导性计划,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550万亩以上,确保实现正常年景下全省粮食产量760亿斤以上、努力向800亿斤迈进,为国家多产粮、产好粮。
“干货”2 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种植,全省玉米、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7500万亩以上。
“干货”3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开展农田综合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利用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和土地出让收益,发行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券,拓宽投资渠道,提高建设标准。
“干货”4 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支持薄弱环节、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及智能农机与信息化装备等推广应用,加快补齐我省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短板。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开展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
“干货”5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相关部门形成合力,重点抓好干旱、洪涝、台风等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努力降低灾害影响。
“干货”6 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完善田间监测网点,重点加强草地贪夜蛾、粘虫、蝗虫、草地螟等迁飞性、暴食性虫害和流行性病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继续对草地贪夜蛾实施全覆盖监控,促进“虫口夺粮”保丰收。
“干货”7 加快省内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现代化节水改造进度,选取2-3个大中型灌区打造精品试点灌区。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小型灌区效益长久发挥。
“干货”8 加强供电网络主网架布局,提高县域电网与主网的互联互济能力,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计划投资2.18亿元,实施24项66千伏及以下项目,进一步提升农网供电可靠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干货”9 扩大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1.2亿元,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扩大到2800万亩。
“干货”10 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秸秆还田、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稻渔综合种养等34项粮食生产主推技术。
“干货”11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资金为纽带,以科企合作为主要途径的育种创新机制,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以生物育种为主要手段的玉米研发中心建设,推进创建南繁育种创新中心。
“干货”12 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扩大种业专项资金和发展基金规模,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发展,积极培育“领头羊”种子企业。
“干货”13 建设现代化的玉米、粳稻种质资源库,完成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任务,为全省种质资源及育种中间材料中长期保存提供服务。
“干货”14 建立优质玉米、水稻、小麦、杂粮杂豆等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适区种植的优势主导品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洮南国家级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水平,积极争取将公主岭市建设成国家北方粳稻制种基地。
“干货”15 推动吉林大米“白金名片”、吉林鲜食玉米“黄金名片”吉林杂粮杂豆“彩金名片”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承办好第四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策划实施好“7.16”吉林大米品牌主题日活动、2021中国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大会。
“干货”16 加强备春耕等关键生产环节农资保供,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干货”17 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遍访,摸清底数,了解诉求,全面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整体情况。
“干货”18 开展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力争达到4000个。持续推进榆树等10个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试点,鼓励引导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
“干货”19 开展农民合作社“百强示范社”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农民合作社信用体系,对县级以上示范社和信用等级评价较高的农民合作社,给予政策倾斜。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干货”20 支持面向小农户、大宗农作物、产粮大县的单环节、多环节“菜单式”托管服务和所有环节的“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务,对农业专业性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组织在农业生产的“耕、种、防、收”等环节提供的服务给予政策支持。推进梅河口等11个县(市、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干货”21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有实力的涉农服务企业联动对接工作机制,发挥现代农业企业技术、项目、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综合农事服务、土地托管、智慧农业管理等惠农服务。
“干货”22 设立5亿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对粮食产量前10名的产粮大县,从2022年起,对完成考核任务的,在2021年获得的相关农业补助资金(主要是项目资金)基础上,按增幅不低于10%比例进行奖补。
“干货”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向产粮大县倾斜,每年拿出40%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指标优先支持产粮大县;支持产粮大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干货”24 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强省级资金投入,对玉米、水稻两大作物,选择若干县开展完全成本保险或收入保险试点,保障种粮农民基本收益。
“干货”25 不折不扣及时落实耕地地力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省级粮食生产资金整合使用,稳定农民收益预期。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按要求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保障农民售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