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油菜机械化垄作垄收技术实验测产在梁平举行


来源/作者: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罗春明日期:2021-05-19【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5月8日-10日,重庆市农机总站会同市农技总站、市农机研究所、区科技局、区农技中心及农机站等单位有关专家,经过3天鏖战,在梁平区聚奎镇进行油菜宽垄间距机械化垄作垄收技术实验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141.2kg,较2020年全市平均亩产增长6.8%,较以往大面积油菜联合机收损失降低6个百分点。创新试验达到预期目的,效果良好。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推动油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据市农机总站李尚专家介绍:“重庆市油菜生产一直面临排涝不畅、联合机收损失严重、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种植效益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油菜产业发展。如何在不增加种植成本基础上解决这些突出共性问题,重庆市农机总站首次提出了《油菜宽垄间距机械化垄作垄收技术方案》,主要有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宽垄间距设计,有效解决排涝和避免垄间油菜技角相互缠绕拉扯;二是垄作垄收设计,根据收割机割台幅宽设计垄厢宽度,实现规范种植、对垄收割、降低机收损失;三是无须安装竖割刀联合机收,收割机不安装竖割刀可大大降低纵向切割产生的油菜角果崩裂损失,同时可降低机具成本”。

测产现场,沉甸甸的油菜角铺满田间,试验田按照创新技术方案要求,设计成2米宽垄面,40cm、50cm两种垄沟宽度,相邻垄间边行油菜相距分别达65cm、75cm,垄上按25cm×15cm行株距密植,保障每亩有效株密度达2万株以上,确保稳产增产。

本次机收损失测量中首次创新探索了“切茎定茎测量法”——在选定样本区内将竹条(长度大于垄面宽度)铺放在垄面上,用自锁式尼龙扎带将油菜根部茎秆固定在双层竹条架上,油菜根部茎秆贴地面用电动剪切割,再抬升竹架将整块布铺放在样本区种植面上,收获机收割后,收集掉落到布面上的油菜籽粒进行统计测算。该创新方法在全国属首次提出,较之前全国试验过的收集泥土水冲法、气吸法、铺布条荚布条法(无序撒播无法实现)、钢槽收集法等更加方便精准。

油菜宽垄间距机械化垄作垄收创新技术在全国属首次提出,试验设计构想得到了市内同行有关领导专家的认可。下一步,梁平区将在市农机总站指导下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不断探索完善该项技术创新,争取为我市油菜产业增产增效增添新路径。

机收测产现场

机收测产现场

切茎定茎测量法

切茎定茎测量法

收集测产实验数据

收集实验数据

测产现场会

测产现场会


添加人:张学佳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