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获悉,6月25日,今年本市“三夏”小麦大面积机收作业全部结束。全市178万亩小麦已经基本收获完毕,小麦机收率近100%。小麦总产量70万吨以上。小麦机收会战的圆满收官。
据了解,“三夏”期间,全市累计投入5800余台联合收割机、8800余台播种机、100余台打捆机及大量的拖拉机等农机具,农业机械化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小麦机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可达到百分百。从总体上看,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呈现出“抢、减、绿、安、新”的五个特点。
受今年小麦种植面积增加等因素影响,小麦普遍晚熟3至5天。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交通运输、卫生健康、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各种植大区后期收获提速很快,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大面积机收作业。作业时间与往年基本持平,为小麦收获抢出了时间和空间,把“丰收在望”抢成“丰收在手”。
为了减少各环节粮食浪费,尤其是减少田间地头的收获损失,市农业农村委专门组建专家指导服务团队,在搞好机具检修保养及调试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不仅使机收减损意识深入人心,同时也将机收损耗率控制在2%以下。
既要颗粒归仓,还要生态生产双丰收。今年以来,天津市积极打造绿色“三夏”,充分借助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以发展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农机具为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切入点,积极倡导农机合作社重点购买大型高科技、高效能、低碳环保的联合收获机、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械及配套动力机械。通过使用大马力、大喂入量的高效联合收获机,推广应用智能新能源农机设备,不仅缩短了收获时长,同时也减少了动力消耗和排放。今年本市178万亩小麦,实际落实秸秆机械化还田173万亩,还田率高达97%以上,另有5万亩小麦秸秆离田利用,变废为宝,小麦秸秆实现了全量化综合利用。
为了保障“三夏”安全生产,市农业农村委及早研判,修订完善了农机化生产工作预案,组建了由244名机手、173台联合收割机、443台(套)其他作业机具组成的10个应急作业服务队,作为区域“三夏”农机化生产应急储备力量。同时开辟了农机转运绿色通道,滨海新区、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分别在交通要道设置15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点,免费为跨区作业的机手发放机收“明白纸”等,确保机收会战高效安全地开展。
在保障小麦机收、玉米机播正常推进的同时,本市还以“三夏”生产为舞台,在生产中积极推广智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新机具的使用,和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小麦辣椒连作机械化技术等,促进农民增收。其中,麦辣连作种植机械化技术模式更新升级,通过合理搭配茬口,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与模式,在确保主粮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土地产出效益更优化。使用新技术的土地预计比种植常规作物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同时还可实现对土壤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
记者还了解到,预计到6月底,全市玉米机播也可顺利完成,届时雨季来临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灌溉,将为秋粮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