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9-30日,由天津市农委农机办主办,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承办的“京津冀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培训班”,在天津成功召开。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农机推广部门技术人员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天津市农委农机办副主任蒲小平参加培训班并做开班动员。
本次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加强京津冀农机推广技术人员交流,共同提高业务水平,为服务好京津冀农机化发展,促进农机新技术应用推广创造条件。本次培训班以“环京津冀第二届保护性耕作论坛”为依托,主要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培训交流。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技术、装备及手段作为载体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主要包含四项农机化技术,即:秸秆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技术;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深松技术。
29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李洪文主任为培训学员作了“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制度变革”为题的讲座,详细讲解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德邦大为公司苗全研究员介绍了免耕播种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30日,培训学员参加了“环京津冀第二届保护性耕作论坛”,切身参与到交流研讨中,论坛专家为培训学员解答了相关技术问题。
通过此次培训班,提升了京津冀三地农机推广部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更好的开展项目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创造了条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加深进程中,三地农机推广部门也将不断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京津冀农机化协同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