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订单式服务助农民增产增收——关于南漳县银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增收情况的调研
保姆订单式服务助农民增产增收——关于南漳县银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增收情况的调研
3月中旬,南漳县农机化办组织人员就农机合作社发展与增收关系,对该县银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
1 基本情况
1.1 合作社成立及运转情况。南漳县银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3月10日,成立时社员14户。注册之初,合作社在南漳县九集镇丁集街道经营,主要从事机械育插秧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经销、粮种经营等业务。2013年初,为扩大农机作业面积,合作社在南漳县武安镇月明寺村流转土地500亩,同时,在月明寺村签订机械插秧、收获作业合同3000亩。但因机械插秧没有达到应有效果,合作社于2015年初退出武安镇月明寺村,来到南漳县九集镇龙门街道,并买下原南漳县农机修造五厂废弃厂房,兴建合作社办公室、维修车间以及仓储库。同时,流转土地320亩,其中自有土地120亩,租用土地200亩;签订全程订单作业服务合同6000亩。目前,合作社共有8名社员,作业服务范围覆盖九集镇泗堵河、沈家湾、胡家棚、曾家畈、老官庙、肖湾、丁家营、易家畈计8个村,服务农户达400多户。
1.2 现有机械等固定资产投资。合作社现有各类机械40多台套。包括插秧机8台,其中高速乘坐式插秧机6台;自动育秧播种机2套,水稻直播机1台;小麦精量播种机械4台套;拥有大型拖拉机8台,其中70马力以上2台;拥有联合收割机13台;秸杆粉碎机械4台套。2015年为扩大合作社规模,提高服务功能,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新建粮食仓库750平方米,新建农机维修车间230多平方米,机具库棚300平方米。同时,新建了一栋办公楼。拥有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
2 服务及增收主要方式
2.1 主要服务方式。多年来,合作社坚持农机、农技相结合,逐渐走出了一条从农资经销、机械作业服务,到土地流转包保服务,到订单作业服务,到全程保姆订单式服务之路。即从耕整、供种、育苗、插秧、供肥、供农药、农技服务及机械收割、粮食收购、销售等一体化作业,全程由合作社实施,农户只需日常看管植保。
2.2 主要收入来源
2.2.1 全程保姆订单式作业服务收入。合作社按耕整每亩90元,插秧每亩75元(包育秧苗另外按每盘3元收费),收割每亩90元,小麦播种每亩90元收取作业服务费。2016年,该合作社实现机械耕整面积6000亩,机械收割面积6000亩,机械插秧供秧面积4000亩,机械播种面积3000亩,保姆订单式作业服务总收入201万元。
2.2.2 土地流转自主经营收入。2016年,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320亩。按一年播种两季,即一季水稻320亩,亩产600公斤,价格2.7元每公斤计算,收入51.84万元。一季小麦,播种面积250亩,亩平产量400公斤,价格2.1元每公斤计算,收入21万元。土地流转经营收入73万元。
2.2.3 跨区作业服务收入。2016年,合作社先后赴河南邓县开展小麦收割和机械插秧跨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面积2700亩,其中机械插秧1500亩,机械收割1200亩,实现跨区作业服务总收入30多万元。
2.2.4 粮食购销服务收入。合作社根据农时季节,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收购服务,一年可实现粮食收购服务毛收入 80万元。
2.2.5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农药、化肥、良种、薄膜、药械等经营服务。年经营毛收入51万元。
2.2.6 其它收入。包括秸杆回收利用、堰塘养殖、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收入40万元。
2.2.7 促进农民增收。经算帐对比,实施全程订单作业,每亩水稻节省成本120元,增产30公斤,高产增收80元,亩均增收200元。每亩小麦节省成本100元,增产35公斤,高产增收75元,亩均增收175元。按2016年合作社订单作业面积6000亩计算,麦稻两季共可为农民增产粮食达39万公斤,实现农民增收225万元。
综上合计,合作社年综合经营服务增收达700多万元。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全程保姆订单式作业服务增收529万元,占总增收入的75.6%。实践证明,实施全程保姆订单式作业服务是合作社发展和增收的最好途径,发展潜力巨大。
2.3 产生的效果及积极影响
目前,农村劳动力价格偏高,请工工资每天在120~200元。而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种地的几乎都是50岁以上老人,主要任务是看管孙子,基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耕种,导致土地大面积抛荒。通过合作社保姆订单式作业,农户不发愁了,抛荒的土地得以继续耕种,过去把地低价给他人耕种的,现在也收了回来。加之,合作社兴建有自己的粮食库房,保证了收购起来的粮食安全。农户积极与合作社签订粮食收购合同,农民种田的乐趣又找了回来。合作社的发展很适合现在的农村、农户、农民现状。保姆订单式服务,不仅实现了土地不抛荒,还实现了农户增产增收,农民高兴,子女放心,合作社得到发展,达到“三赢”。
3 设想及展望
3.1 扩大服务规模。2017年,合作社计划在原有服务面积和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保姆订单式面积扩大到8000亩左右。并且进一步补齐服务短板,如机械植保、粮食精加工等,真正实现粮食生产的全程保姆化。
3.2 开展订单种植。合作社计划与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小麦收购和高端稻谷收购合同。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要,订单种植、生产、加工粮食,提高大米及面粉品质,让人们吃到放心粮。
3.3 发展观光农业。合作社计划利用位于南漳县石门水库下游的地利优势,田地依山伴水,且均为天然泉水,无工业污染,发展观光有机农业,让城里人利用节假日到农村参与农事,体验农田作业和收获的快乐,实现合作社发展新的飞跃。
4 存在主要问题及要求
近几年,合作社虽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通过调查,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亟需支持。
4.1 发展资金不足。合作社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做优,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农机作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报相对较小,且不具稳定性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周转。但目前,合作社很难从银行贷款,致使很多计划不能实施。
4.2 信息化程度低。目前,各项各业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靠信息取胜。但合作社在此方面欠缺,尤其是在对市场的掌控上,缺乏手段。而农产品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给合作社及被服务农民的增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对保姆式订单服务的作物管控上,合作社也没有采取监控、感应等现代信息技术,仍然靠人力观察管理为主。同时,合作社也没有建立微信或QQ群等现代管理工具,更没有建立自己的网页、网站。
4.3 专业人才缺乏。在合作社现有的8名社员中,真正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仅理事长谭永波1人。谭原系农业系统职工,中专文化程度,农技专业毕业,后辞职创办合作社。专业人员缺乏,导致技术指导、服务以及开展农业机械操作、维修能力不足,一定程度地影响合作社发展。
为此,合作社要求:
1、在金融贷款及其服务上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以解决合作社融资发展难题。
2、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解决全程保姆订单式服务中的农技技术指导、服务以及机械操作、维修、信息、管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