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16日,湖南省《关于开展报废、灭失和长期脱检拖拉机专项清查并实施注销登记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虽然拖拉机清查一直没间断过,但多在某些市县范围进行。近几年来在整个省份地域内集中清查是极为少见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全国范围开展一次农业机械彻底清查,将会是什么局面?
资料图
为什么要开展拖拉机清查?
农用拖拉机的生产、销售环节,一直都在国家和企业的监管范围之内。每台农用拖拉机卖出后都要办理号牌,要求像路上行驶的普通机动车一样年检。然而由于拖拉机主要是在农田里使用,虽然从机库到田间也经常驶上乡村公路,受到公路交警和农机监理部门的监管,但是乡村公路的警力部署很少,如果农用拖拉机不开到城区,几乎是完全脱离监管的。
由于机手法制意识不强,拖拉机报废制度不够完善,致使注册登记的拖拉机灭失、实际报废或长期停止使用后,机手不主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其号牌处于有效状态无法收回。据了解,在农机监理部门日常检查中发现,有极少数机手将已报废、灭失、停驶拖拉机的有效号牌违规悬挂于未登记的运输型拖拉机,这显然不符合要求,是典型的套牌机车。有的号牌甚至流散在外,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这些问题和违规行为,对农业机械牌证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严重影响,成为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隐患。据2月23日农业部发布的《2016年农机事故情况通报》可知,在全国农机道路外事故中,未年检农机引发的事故228起、死亡84人、受伤101人,分别占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的22.7%、63.2%和31.8%。由此可见,对拖拉机进行清查是非常必要的。
农业机械普查也很必要
拖拉机是农业机械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笔者认为,不仅拖拉机需要清查,已经卖给用户的所有农机设备都有必要做一次彻底清查。在农机行业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做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式的“农机普查”,便可知道每个省份、每个地市,每个县市在用各类农业机械的保有量和使用年限,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生产制造企业、渠道经销、合理使用都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尽管可以通过农机补贴系统中的销售情况统计出各地农机保有量,但是不得不承认,农机一旦卖给用户,就很难知道农机是否还在继续使用、是否已经报废。据笔者了解,一些农机已经到达使用年限,由于监管、号牌管理等制度不健全,还在继续服役,还有一些可能已经灭失的农机依然被统计在保有量里,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所以农机清查意义非凡,但是实施层面却极难。
如果从未来农机行业发展方向角度来看,农机清查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从2016年开始,农业部就启动农民手机应用培训活动,2017年更是延续了这个培训,在全国范围内还将会有更多的农民掌握手机应用的独立操作,那农民学会这种技能之后呢?除了可以在互联网、手机端买卖农资、农产品和生活用品之外,下一步的需求是什么?对于农机用户来讲,可以通过手机获取农机产品的基本信息,申请补贴和贷款,获得作业信息、买卖二手农机,甚至是操控农机等等。
在产生用手机操作农机的想法之前,我们的农机具备这些“智能”功能吗?或是为未来的智能功能去改造农机了吗?据笔者所知,农机360网已经研发出了一款通用型物联网设备,只要在各类农机的某些部位安装传感设备,厂家、用户、管理机构就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电脑了解任何一台农机的地理位置、农机部件运转情况、整机作业亩数、油耗、发动机温度等相关数据。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再次从侧面体现出农机在卖给用户之后脱离监管的现实。“监管难”的问题通过物联网设备就可以轻松解决。一旦某台设备脱离监管,厂家、管理机构就可以及时定位,然后联系设备的主人,甚至是直接根据卫星定位找到脱离监管的农机,询问相关情况。这样便可以从源头上对已经卖给用户的拖拉机、各类农机进行监管,同时还能降低基层监管人员的工作重担,“治标”的同时“治本”。
毋庸置疑,不论是拖拉机清查,还是变型拖拉机整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二手农机买卖市场。众所周知,二手农机的质量直接与价格挂钩,怎样才能界定一台二手农机的质量呢?“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是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局限呢?如果在农机上安装了物联网设备,便可以通过云服务器查询到某台农机的购买时间、行驶里程、作业面积、维修情况等重要信息,将真实的历史使用情况和现在的整机状态展现给买方。
结语:农机行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末期,农机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再加上近期提出的数字农业示范区和农民手机应用培训,已经开始营造农机、农业科技化大环境,在这种大环境里,如果不用科技的思维研发农机产品,必定会被用户、政府所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