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润茁
“以前在电视上见过,没想到现在也能用上这‘大家伙’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在山东省商河县举办的全国新型植保机械观摩展示与技术培训活动现场,除了天上飞的植保无人机,雷沃ZP9500等9款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也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
“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打药,用量少,打得均匀,除草效果好,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要是再配上500升大容量高效撒肥机,还能一机多用。”田边的雷沃工作人员向前来观看的群众介绍说。
植物保护是我国农业生产薄弱环节,而植保机械更是其中的最短板。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赵清介绍,目前我国植保机械还停留在发达国家上世纪50年代左右的水平,背负式手动(电动)喷雾器约5800万台,占植保机械的社会保有量93.5%。这种大容量、粗放的施药技术不仅造成农药过量使用、利用率低、效果差,还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病虫害抗性增加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以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是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补齐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加速,以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果园风送式喷雾机、航空施药技术装备为代表的高效植保机械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喷杆喷雾机作业效率高,药液沉积分布均匀度好,适用于小麦、棉花、大豆等旱田作物播前、苗前土壤处理及作物生长前期除草及病虫害防治。高地隙(高架式)喷杆喷雾机通过增加底盘地隙,调整喷杆作业高度、轮距等,能够适应于不同的高秆作物病虫害防治。
与航空施药技术装备与地面施药机具相比,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具有机动性和方便性好、作业效率高等优点,不受地块限制,对作物无损伤,适应于水稻、小麦、棉花、西瓜等作物区。通过提高雾化效果、雾滴大小、穿透性能和分布均匀度等药械的技术性能,可大幅度提高农药利用率。据测算,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农药利用率在50%左右,高于液泵喷雾机的15%、手动喷雾器的20%-40%、背负式机动弥雾机的30%-50%,单台单人作业效率是手动喷雾机的85倍、机动喷雾机的15倍。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主任龚艳认为,随着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由个体散户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逐步转型,为满足农作物病虫草害规模化防治的需要,施药装备也将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自走式植保机械不仅可以用来打药,还可以延伸用于播种、撒肥等,适用范围广、作业时间长,更适合开展社会化服务,因此市场前景看好。
作为一种尚未大面积应用的新型农机,习惯了背着药桶打药的农民对自走式植保机械还缺乏了解,甚至会担心这么大机器下田会把庄稼压坏。此外,植保机械植保机械尽管已进入补贴目录,但农民购买时需要跨部门申请,先到植保站申请,再向农机局申请,手续比较繁琐。加上市场上大型自走式植保机产品价格往往高达十几万元,而国家补贴标准仅为3.15万元,农民购机压力较大。
鉴于未来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空间巨大,赵清建议,应将针对个人的农机补贴政策调整为针对防治组织,将补贴比例提高到50%以上,引导和扶持专业防治组织使用先进实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高效施药植保机械。同时,根据不同机械的农药利用率水平,实行差别化的补贴比例,从政策上鼓励使用农药利用率高的施药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