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就是要从粗放的经济转向精细的经济,从大众化经济转向个性化经济,从模范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从低端产业经济转向高端产业经济。当移动互联网已完全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方式、对品牌的认识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好的产品、好的体验。这给企业重塑品牌带来了新的课题。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发展太快,这不是一场中国企业的变革,而是一场全球的变革。技术突飞猛进,概念、方法、模式瞬间过时,我们还没来得及更新、总结,就迎来了新观念的冲击。
之所以重塑品牌,是基于历史性机遇、重塑风暴以及历史性危机三点考虑。数字化、社会化、个性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消费从大众化到个性化升级,呈现出“品质化、生活方式化、年轻化”的特点,只有个性化,才能有生存的空间。国际上很多企业已经掀起了品牌重塑风暴,麦当劳、耐克、可口可乐、优衣库、宝马、通用电气、雀巢都早已开始重塑自身品牌。企业面临的不是被竞争淘汰,而是被历史淘汰。在历史的交替期,有人登上舞台,就意味着有人走下舞台。现在唯一的出路,唯有变革。变则生,不变则死。而变革之道,在于重塑品牌。
时风集团董事长刘成强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对时势和时局把握得准,对产业转型行动得早,时风品牌重塑也已经在路上了。
在个性化战略的实施方面。2002年,刘成强提出了实施“高差异+低成本”的整合战略,以低成本和高差异的产品赢得市场。随后实施“精品管理工程”“红色管理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质监人员身穿红色,是质量管理控制的守护神,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提出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台”的战略思路,旨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使“传统旧动能”和“战略新动能”共同发力。正因为个性化战略的实施,打造了产品的“高精度、高质量、高性价比”。电动三轮摩托车、电动厢式运输车可以在全国挂牌,目前有20多个省可以上路,化纤产业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生产基地,环卫专用车、垃圾专用车等满足个性化需求,大中小型拖拉机、单缸发动机实现国三升级,达到京五标准的轻卡汽车、放大架车型、专用车型等,逐步开辟产业发展的蓝海。
在数据化管理的应用方面。公司在1998年建立了企业内部网,尝试得很早、使用得很早,2002年全面使用了ERP管理系统,使销售、生产、采购一体化,实现了“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销售”。公司建设了能源管控中心、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全公司的能源产耗和安全生产实时受控。公司完善了企业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加大“时风产品超市”的推广,在“卡车之家”“商车网”“电动汽车网”“360网”等专业网站合作,利用大数据让时风产品走进千家万户。2000年的时候,公司办公室里只有一台微机,七八个人轮流使用,到2002年每人配置了一台,目前公司的每个处室、每个环节、每个车间都配备了微机,使办公完全实现了信息化、数据化。通过以上种种举措,公司越来越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在品评网正在开展的“2017年度中国农用机械十大品牌网络评选”“2017年度中国电动汽车十大品牌网络评选”活动中,时风集团也在积极参与。
在智能化装备的升级方面。刘成强强调,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用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用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这是公司确定的质量方针,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公司确定了“打造高端智慧制造新平台”的理念,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就铸造产业,公司用东久自动化造型线替代了人工造型线,用美国应达电炉淘汰了冲天炉,废砂实现重新回用,铸造车间实现了除尘,现在又建设了世界最先进的KW静压造型线,时风的铸造产业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就焊装工艺,引进了瑞典ABB公司、日本松下等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焊接机器人,淘汰普通焊机,使用无镀铜焊丝,并安装静电除尘器,实现了绿色焊装。就机械加工,大批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钻攻中心等智能装备,使机加工实现智能制造。同时,涂装工艺实现自动化。工艺装备向高端智慧制造升级,使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公司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共享发展的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风,高端智慧制造的时风,品牌重塑的时风呈现在了每位时风人的面前。刘成强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的转型升级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在公司转型升级的艰难过程中,需要每位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积极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