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杨梅采摘季前,不少市民总会问横河梅农这样一个问题:“今年是杨梅大年还是小年?”然而,他们得到的答复是:“从商品果产量看,杨梅大小年之分已经不明显。”原因是梅农通过科学种植管理,让山头杨梅在大年不再密密麻麻,小年也不再稀稀疏疏零落枝头。
杨梅大小年逐渐消失得益于慈溪杨梅种植专家一招修剪疏果的“绝技”。从上世纪90年代起,浙江宁波慈溪该市农技专家在杨梅主产区逐步推广杨梅枝条修剪技术,教授农户疏花疏果技巧。“修剪过的杨梅树果实个大色黑,品质明显高于未修剪过的。在杨梅开花、结果时,梅农通过生态疏花、人工疏果,提高果实品质。”横河镇农办副主任陈世强说,这一做法不仅实现杨梅“减产增收”,还减轻了梅农的采摘工作量。
为了种好杨梅、开拓市场,横河农技人员和梅农动足了脑筋。近年来,该镇大力推广杨梅树矮化技术,降低树体高度,方便游客采摘。“以前,成年杨梅树树高都在5米以上,游客上树采果困难,容易引发事故。”大山村杨梅种植户戚敏告诉笔者,杨梅树矮化后,来杨梅园采摘的游客更多了。为了拓宽杨梅销路,他还在杨梅园附近建起民宿,推出杨梅采摘游、横河特色农家菜。今年6月12日、13日,来度假的游客超过400人。
打好时间差,延长杨梅销售周期,这是时下横河梅农考虑最多的问题。每年杨梅采摘季,当地杨梅主力军——“荸荠种”杨梅销售总会遭到外地杨梅的前后夹击。“我们应对的第一招是在大棚里试种荸荠种杨梅,提早上市时间。”慈溪市横河东上河水果农场场长胡国荣说,目前,农场大棚杨梅总面积约20亩,全部采用物理防虫等生态技术栽培法。此外,他们还引入加热、温控设备,对大棚进行精细化管理。与露天杨梅相比,它们的上市时间提早20天左右,品质上乘的能卖到200元一公斤。
近年来,横河梅农在种好“荸荠种”杨梅同时,还大力引进“舟山晚稻”“东魁”“水晶”等优质杨梅品种,使“杨梅军团”错峰上市。今年,在慈溪市农合联杨梅产业分会的牵线搭桥下,该镇梅园村、龙南村引种了“福建特早梅”。与露天种植的“荸荠种”杨梅相比,这种杨梅的上市时间可提前一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