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与吉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力推进油莎豆产业全程机械化


来源/作者:吉林日报  钟林翰 日期:2020-11-17【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先进、专业的机械设备破解油莎豆收获难题。(资料图片)

万龙控股集团董事长王庆龙与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于海业共同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

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油莎豆种植基地。(资料图片)

  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如今现代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对“油料之王”油莎豆来说,机械化生产尤为重要。

  11月16日,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与吉林大学签署《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校企携手,助推油莎豆全程机械化,双方将在油莎豆机械设备研发等方面深入合作,全力推动油莎豆产业快速发展。

  打破制约油莎豆产业发展的瓶颈

  油莎豆又称虎坚果、油莎草,像花生一样在地下结果,适应性强,可在边际地、沙化地种植,是一种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优良油料作物,有“地下核桃”之称。一粒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小油莎豆,能分蘖出150-300颗,每亩产油量可达120公斤以上,是大豆的4倍、油菜的2倍。

  油莎豆浑身是宝,果实可以榨油,做蛋白饮料、酿酒和加工休闲食品,地上鲜草可作为牛、羊、鱼等的优质饲料。油莎豆产品营养丰富,其营养指标与橄榄油相媲美,油莎豆的a--亚麻酸含量超过橄榄油3倍多,同时富含脂肪、蛋白、维生素、纤维素及多种矿物质。作为健康食用油,油莎豆的营养价值已被食品科学界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足,而油莎豆的出现让这一问题有了良好的解决方法。油莎豆可以代替大豆,增加国产食用油产量,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提高食用油自给率具有重要作用。更为可观的是,油莎豆是典型不干性油脂,可生产生物柴油、生物煤油、生物机油。油莎豆毛油经过进一步转化加工,可以成为新型生物质能源,大面积种植油莎豆可以增加若干个地上油田,对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油莎豆的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功能价值,油莎豆项目已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新项目,产业前景无比广阔,经济前景可期。目前,北自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南至云南、广西、广东等20多个省区均种植油莎豆。

  但事实上,几十年来产业发展的步伐缓慢,品种退化和无法机械化等诸多瓶颈,使得油莎豆种植效益低、竞争力差,产业发展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制约了油莎豆产业发展。

  油莎豆主要收获地下块茎,颗粒较小,再加上根柄较细、容易断裂,所以收获过程中极易发生落果现象。油莎豆个头小,现有的花生和马铃薯等地下块茎收获机无法收获,需要人工进行采挖,耗时耗力。过去收获一亩地需用工15人,收获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50%以上,易种难收,极大制约了产业发展。

  因油莎豆含高淀粉高水分,收获后如不及时清洗、干燥、仓储,极易腐败霉烂;形态不规则、种皮坚厚粗糙的特点,也使油莎豆清洗去皮效率低、损失率高。产业化榨油关键技术装备还需进一步开发,油莎豆制糖、制粉、饲料利用等产业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亟须研发配套。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在前不久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油莎豆种子研发、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又与吉林大学携手,在油莎豆机械设备研发上下功夫,着力打破制约油莎豆产业发展的瓶颈。

  校企合作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无疑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

  此次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与吉林大学的战略合作,就是油莎豆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催化剂,将开创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油莎豆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可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万龙控股集团、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王庆龙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在国家战略考量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分量。近年来,万龙控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成立了吉林省万龙油沙豆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农业领域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油莎豆易种难收,此次与吉林大学的校企合作,将借助学校的智力优势、创新优势,围绕油莎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研究,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开拓出先进、专业的机械设备,解决油莎豆收获难题。

  王庆龙说,双方怀着极大诚意,就校企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达成了共赢与发展的合作共识。吉林大学作为吉林省首屈一指的名校,学术成绩一流,科研成果丰硕,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体系完备,在油莎豆产业,相关机械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方面,具备强大优势,起到了重要的科技引领作用。双方将在油莎豆机械设备研发、制造领域,达成校企产学研合作,这不仅是双方在各自领域优势互补,也是双方在文化、人才、科技等领域,深入交流的一次良好契机。在今后的合作中,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将充分调动优质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管理投入,加深平台建设,共同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以合作的实绩实效,为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边铁表示,吉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齐全的学科门类、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在产学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万龙控股集团作为吉林省本土民营企业,始终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己任,在油莎豆种植、机械研发与制造项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体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推进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说:“我们将以本次签约仪式为契机,积极推进与万龙控股集团的深度合作,期盼在这个互动交流、互利合作的新平台上,双方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共赢,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万龙控股集团事业发展、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奋斗。”

  此次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搭建了企业、高校院所、资本市场三方沟通合作的平台和载体,必将成为我省推进产学研合作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品牌。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于海业说:“吉林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实现科教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坚持把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学院的老师们也将把握住此次校企合作的机会,推进与万龙控股集团间的科研项目合作,挖掘创新资源,推动价值共享,努力实现项目与技术对接、知识与产业结合、技术与市场互动、创业与投资共赢。”

  推动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迈进

  “从明年春天开始,万龙油莎豆的种植基地,就将有我们研发的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于海业说,“从春种到秋收,我们将把机具更加完善,开发更多种类,在油莎豆全程机械化生产上实现突破,并进一步将合作扩大到信息化管理、智能装备机械应用等更加深入的领域。”

  正如于海业所说,这次合作,将开启万龙控股集团与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科研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具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首批重点学科,瞄准国家发展目标和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以农业机械化工程为优势,以仿生工程为特色,理工结合、工管结合的学科生态布局。在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涵盖了耕、播、管、收、运、贮六大农业生产环节。

  充分发挥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与吉林大学各自优势,进一步整合校企资源,共同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必将在全程机械化生产上大有作为。

  依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共同推进企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从战略咨询、推进油莎豆产业发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长期全面合作,实现吉林大学的人才智力、研发能力以及先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对接,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在技术依托合作方面,吉林大学根据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技术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优先提供给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将接受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科学研究,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

  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吉林省万龙油莎豆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吉林大学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同时,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配合学校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学校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学校在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的技术成果鉴定、农机检验鉴定等工作的同时,派出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并优先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推荐企业急需人才。

  在创新发展合作方面,双方将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探索前沿技术和技术科学领域的深层次科学规律,为技术创新积累发展的后劲;把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和品牌战略,突破农业现代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推动农业技术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模式创新,建立健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全面合作,共赢发展。

  小小油莎豆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1颗分蘖为300颗就如核裂变的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校企合作带来的多领域融合,更像原子核互相聚合、产生更巨大能量释放的核聚变,集聚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