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交会上,企业“串门”取经忙


来源/作者: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胡琼瑶 通讯员 蔡俊松日期:2020-12-07【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猎豹浏览器截图20201207154000.png

11月26日,秭归县屈原镇西陵峡村村民正在采摘早红脐橙九月红。 (视界网 王罡 摄)

11月27日至29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重庆隆重举行,这是我国一年一度最大最重要的农产品交易展会。我省以“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为主题,组织220家农业企业、800多个品种参展。

农交会是一个窗口,30多个省份的农业企业与农产品同台竞技。孰优孰劣?孰胜孰强?作为粮油、畜牧、水产大省,湖北农业产业化水平并不高,农交会上,一批湖北农业企业,创新求变,在推销产品时,自我觉醒找差距,在会上四处求经,让人感到湖北农业企业家奋进的劲头,也看到农业产业化的希望。

“串门”取经学门道

在重庆参展的这几天,圭萃园农林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夙愫一直没闲着,带着笔记本,在浙江、山东展团转悠着。

“同样都是核桃油,看看到底有什么差别,回去后再进行改良。”张夙愫认真记录着其他品牌核桃油的成分。每年,张夙愫都会代表公司参加各类展销会,到外省展区走一走,看一看。

农交会上,经常能够看到湖北农业企业家“串门”取经的身影。据了解,以往企业家参展都是自顾展台,或是逛展会看新鲜,如今,他们更乐意带着思考,去寻找差距找不足。

在河北展区,当地企业将一根面条,加工成118厘米的长度,以“一根生日面”为卖点,大受欢迎。在四川展区,一家企业直接将网络直播间搬进会场,“遂宁好红薯,温暖藏不住。”网络主持人热情向广大网友推介遂宁红薯,现场下单热烈。

“同样也是卖红薯,我们却没有想到这一点。”红安一家红薯加工企业负责人自叹不如。

同台竞技,才知高下。在与业界同行交流中,学习交流,迸发灵感。许多企业家表示,与外省相比,无论是生产模式,还是营销方式,自身都值得改进与提升。

现场不“卖”农产品

“这橘子好甜,来两斤。”

“不好意思,我们现场不卖产品,如果您有需要,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在湖北展团,几位客商品尝了阳新吾生缘家庭农场的龙涎柑后,提出现场购买,却被家庭农场负责人婉言谢绝。

这位戴着眼镜的斯文小伙,叫王旭,2014年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创立家庭农场种柑橘,新品种“龙涎柑”一问世便广受市场好评。

王旭告诉记者,以往参加各类农博会、农交会,总是扛着几百斤产品参展,既辛苦效果又不佳。如今农场扩大了种植规模,也注册了商标,现场卖产品的路子行不通了。

在几次参展过程中,王旭发现外省展团都不用这样的“笨办法”。于是一改往日传统“卖”产品的方式,转为塑品牌、建渠道、扩市场。记者看到,参展企业普遍“轻装上阵”,带来的是宣传片、二维码和专利证书等。湖北菱湖尚品洪山菜薹有限公司更是现场模拟“塔影钟声映紫菘”的美景。

洪湖莲藕、荆州鱼糕、监利小龙虾……农交会上,荆州18家农业企业抱团“推销”产品,从三国文化到“98抗洪精神”,再落脚到鱼米之乡带来的馈赠。

现场没有堆砌如山的农产品,只有娓娓道来的历史变迁与舌尖文化。独特的推广方式引来各地客商驻足,重庆洪九果品公司在与几家企业深入沟通后,达成了合作意向。

核心技术才是王道

直接喝的核桃油,你见过吗?

在保康,一对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年轻夫妇,将漫山遍野的核桃进行深加工,萃取出天然的核桃油,可直接饮用,香醇可口。

“申请了专利,去年正式面向市场推广。”湖北圭萃园农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景志说。2007年,公司在保康县寺坪镇栽下第一棵核桃树苗,经历十几年精心培育,万亩核桃基地已全面进入丰产期。

章景志深知,单纯卖原料,公司难以发展壮大。2018年,公司与科研单位合作,生产出第一批纯核桃油。精美的包装、纯天然的营养,产品很快进入北上广等大城市,去年,“圭萃园”入选吴晓波“新匠人”计划,被更多高端人群所熟知。

农业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路子。以往的展会上,湖北带去的初级加工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许多外地客商上门一洽谈,都是以“采购原材料”为主。

有核心技术才是王道,这已经成为众多湖北农业企业家的共识。此次展会上,古法炮制的通城紫苏酱、采取离心技术制成的红薯汁,还有利用定向提纯技术和远红外纳米技术研发出的艾灸牙膏。

“掌握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才能在越来越残酷的市场中赢得先机。”湖北故乡云农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史佳深有感触地说。


添加人:曾鸣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