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逐渐提高,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进行了农作物秸秆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对比试验,并加大了示范和推广力度,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实施地点与规模
建立3个示范点,分别为:庄行镇丰硕粮食合作社450亩、柘林镇王家圩村300亩、柘林镇胡桥村300亩。
示范、推广农作物秸秆深耕全量还田机械化技术面积16.9万亩,其中二麦(含油菜)秸秆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面积6.9万亩,水稻秸秆深耕全量机械还田面积10万亩。
二、技术路线
水田作业 上茬作物机械收获→施肥→圆盘犁翻耕→灌水→旋耕机作业→水田埋草或灭茬驱动耙平整→播种。
旱田作业 上茬作物机械收获→施肥→圆盘犁翻耕→旋耕机平整→播种。
三、对比试验
试验一:圆盘犁进行秸秆还田同使用常规旋耕机二次作业秸秆还田在水稻秸秆埋压效果对比
圆盘犁作业:机械收割→施肥→圆盘犁翻耕→旋耕机平整→播种。圆盘犁进行秸秆还田,都能耕深达到21cm以上,下层泥土经过犁具的搅动,翻上来覆盖了原来表层的秸秆,所以水稻秸秆埋压效果达到90%以上。
常规作业:机械收割→施肥→常规旋耕机二次作业→播种。常规旋耕机二次作业进行秸秆还田,耕深只能达到12cm~18cm,而且没有把泥土耕翻完全覆盖在秸秆上,所以水稻秸秆埋压效果达到70%左右。
试验二:圆盘犁进行秸秆还田同使用常规旋耕机二次作业秸秆还田在油耗对比试验
圆盘犁作业:机械收割→施肥→圆盘犁翻耕→旋耕机平整→播种。根据测试,一个熟练的拖拉机手驾驶纽荷兰654拖拉机配挂圆盘犁,一箱油65升能够耕作25亩,平均2.6升/亩。圆盘犁翻耕+旋耕机平整,平均油耗4.46升/亩。
常规作业:机械收割→施肥→旋耕机→旋耕机平整→播种。配挂常规旋耕机一箱油65升能够耕作35亩,平均1.86升/亩。旋耕机+旋耕机平整,平均油耗3.72升/亩。
秸秆还田全作业过程的成本核算与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田块进行作业成本对比,情况如下。
1.秸秆还田全作业过程的成本
水田作业 上茬作物机械收获→施肥→圆盘犁→翻耕→灌水→旋耕机作业→水田埋草或灭茬驱动耙平整→播种。上述方式作物秸秆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机械作业费130元/亩。
旱田作业 上茬作物机械收割→施肥→圆盘犁翻耕→旋耕机平整→播种。上述方式作物秸秆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机械作业费95元/亩。
2.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田块作业成本
水田作业 旋耕机作业+水田驱动耙平整=80元/亩。
旱田作业 旋耕机作业一次=45元/亩。
3.与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田块进行水稻单产的对比 2014年没有利用秸秆还田的亩平均产量在588kg左右,2015年实施了秸秆还田技术亩平均产量612kg左右,秸秆还田比不还田亩提高产量4.1%。
四、取得成效
与不进行秸秆还田的田块进行水稻单产相比,作物秸秆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的田块平均提高水稻产量24kg/亩,增幅达4.1%。如按当年水稻价格2.9元/kg计算,亩提高经济效益69.6元。按全区实施总面积9.3万亩计算,共提高经济效益647.28万元。
作物秸秆深耕全量还田,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净化空气,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减少或防止了车辆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存在的问题
1.作物机械收获后,不及时深翻,土壤养分集于土壤表层,难于保证小麦后期的养分供应,影响水分下渗,田间降雨径流量大,土壤深层蓄水小,根系发育差,降低了小麦后期抗御干旱和干热风的能力,影响产量。
2.认识上的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没有长期的效益观念,受传统耕作方式影响,担心秸秆还田后影响小麦出苗,稻麦轮作田块农民为了抢时播种,只好将田间秸秆付之一炬。
3.大型农业机械及秸秆还田机具搭配不合理,而“三秋”季节性又强,作业时间相对集中。农忙时用机比较紧张,影响到下茬作物的及时播种,为省事农民很容易选择焚烧作物秸秆。
4.投入成本相对较高,深度耕翻必然大量增加作业成本,农民不愿增加投入。
5.秸秆还田力度还不够,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面对面广量大的农作物,加上执法力量有限,没有真正的秸秆焚烧的处罚条例与依据,多数焚烧秸秆的行为得不到打击和处罚。
6.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补贴力度不够。深耕全量机械化还田需要利用铧犁(或者圆盘犁)深翻后加旋耕机作业,费用需要130元左右,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作业补贴为每亩45元,补贴力度不够,无法调动农户积极性。
六、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介、张贴标语口号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和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为提高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是各级政府要形成共识,将秸秆禁烧和直接还田技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形成高压态势。一方面要狠抓秸秆禁烧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秸秆还田机具的推广,为秸秆综合利用、切碎直接还田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秸秆深耕全量还田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机手推广使用秸秆切碎还田机的积极性,为搞好秸秆切碎还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通过试点,树立典型,达到以点带面。做到区有示范片,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地块,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促使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在全区推广。农机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机械作业期间要全力以赴,搞好跟踪服务,及时为机手搞好维修、调试,为提高作物秸秆还田水平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