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的一块田地里机声隆隆,1台大型土地深松机正在作业,只见耕过的土层平整,土壤松软细碎,田野里飘荡着泥土的芳香。
农机手孙红星走下深松机,用测量工具捅了捅新翻的土层,连连点头说:“深松一次就是不一样,耕作深度能达到30多厘米,专家说这样有助于土壤的透水通气、养分的贮藏和释放。”
“有了这套设备,作业深度多少仪器能自动显示,一天耕了多少亩地上网就能查询。”孙红星告诉笔者,今年农机推广中心还为他的机器装上了一套“精密设备”,干起活来更得心应手了。
岐山县农机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这套“精密设备”就是深松终端检测仪。在土地深松机上安装耕深检测仪、状态识别仪、高精度GPS、高清相机等小型设备,这些深松作业检测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数据管理服务器相连,共同构成了农机深松作业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
“传统深松作业验收以人工测量计算为主,工作人员手持GPS测亩仪绕地块走一圈,才能测出深松作业面积;再借助铁棍、卷尺等,人工抽查出深松作业深度。这种方法工作量大,检测效率低,检查覆盖面少,也容易发生统计错误,无法有效进行作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介绍。
为提高深松作业质量,强化监管力度,今年,岐山县农机推广中心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农机深松作业信息化检测设备,为2016年投入深松作业机械安装了深松终端检测仪,用现代化手段来监测作业质量和面积。
检测终端实时向服务器回传农机信息、卫星定位信息、作业状态信息等数据,并进行作业量计算、作业质量分析和面积统计。最后,这些数据都会汇总到“深松作业监管与服务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对全县的农机深松情况一目了然。通过电脑终端,可以在办公室实时监测每台机子的作业质量和运行轨迹。
农机深松作业信息化监管服务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成功运用于农机设备检测,对全县每台机械的作业深度、质量、面积,都可以进行全面、详细的归纳统计,实现深松机作业状态和作业面积准确检测,为深松作业补贴提供量化依据,提升农机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据了解,由于地处丘陵,大部分农户常年用小拖拉机、小四轮车进行浅翻、旋耕作业,致使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坚硬、封闭的犁底层,阻碍了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水、肥、气与热量的连通性,导致土壤耕层很浅,土壤板结严重,地力逐年下降。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就是通过大马力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在不翻土的情况下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改善耕层结构,增加耕层深度,有效解决耕地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促进农作物增产,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据县农机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践证明,深松整地对于蓄水保墒、提高作物产量具有明显优势,经过深松的土地耐旱能力强,干旱期间平均含水量为11.6%,比未深松地块高7%,延长作物耐旱时间10天左右,作物根系发达。同时,增产效果明显,深松地块可抢农时增积温,减少低温及冻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减少了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投入。
目前,农机深松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单一的深松联合整地;二是小麦联合收获以后的秸秆还田,加上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加精量播种;三是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深松联合整地,加上免耕、深松、多层施肥还有小麦精量播种。根据实际情况,岐山县深松的深度要求是30cm以上。
稼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让表示,使用深松整地机械,不仅使小麦增产了5%~8%,同时也减少了耕地费用。“以前耕一亩地,耕一遍、旋一遍要100块钱。深松机械是连耕带旋,只需60块钱就行了,一亩地能节省40块钱。”闫让岐说。
为加快改善岐山县耕地质量,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县农机推广中心采取政策激励、示范引导等措施,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连续两年被列为陕西省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试点项目区。今年,岐山县省级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面积为14万亩,每亩补贴标准为40元。岐山县农机推广中心坚持“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认真落实好土地深松作业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