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贵阳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发展形势喜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贵阳市丘陵山区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培育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机制?高性能插秧机推广的选型趋向是什么?关注和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中正确评断形势,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推广健康发展。
一、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基本情况
贵阳市地处中国南方云贵高原山区东斜坡,水稻是贵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余万亩,产量30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55%。由于水稻生产具有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作业条件艰苦等特点,为改变水稻生产落后生产方式。2005年贵阳市在乌当区引进1台“东洋”PF455S型高性能水稻插秧机,并经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到2013年发展到累计示范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136736亩,推广各类高性能插秧机120余台。机插秧推广示范结果证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项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机械化插秧采用定行、定穴、浅栽、定苗栽插,实现秧苗的有序分布,可控制株距和总苗数,能使大田移栽基本苗数得到有效调控,具有返青期短、分蘖好、生长旺盛的特点,可充分利用水、肥、温、光资源,为建立合理高产的群体结构提供了可能,符合贵阳市杂交水稻高产、优质的农艺栽培要求。二是节约秧地、秧水、秧肥和农药,据调查,机械插秧100亩~130亩大田只需要育秧田或土1亩,而传统育秧秧田1亩只能移栽大田6亩~15亩,比人工插秧需要育秧田大大减少,同时也大大节约了秧水和秧肥和农药的投入。三是节省劳动力,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台高性能插秧机每小时可插秧2亩~4亩,每天累计可插秧20亩~30亩,可替代30个劳动力,每亩节约劳动力成本投入15元~20元。四是机插秧在争抢农时方面有人工插秧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五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解除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当前贵阳市推广的插秧机械有4行机和6行机,主要品牌为“久保田”“洋马”“东洋”“富来威”“井关”。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式与乘坐式;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步行式插秧机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目前,各项目实施县因地制宜地进行消化吸收,总结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规范,技术本土化基本完成,已探索出适合贵阳市农业生产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整地、育秧、机插、田间管理、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配套应用,以高性能插秧机为核心的软盘育秧、双膜育秧等低成本标准化育、插秧技术体系正在各项目县稳步推进。目前推广的插秧机产品性能和作业质量已能满足贵阳市水稻生产区生产要求,大面积推广水稻插秧机的条件已经具备。从机器选型上开始呈现出向4行和6行~8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发展趋势。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贵阳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已开始大面积推广,但影响和阻碍机插秧示范推广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农民对机械插秧和配套的育秧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少数边远乡镇农民难以熟练掌握技术 当前贵阳市主要配套推广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操作及管理方式不同于以往推广的水稻旱育稀植和温室两段育秧,农民在床土准备、培肥、消毒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加上人工播种不均匀和苗期管理粗放等因素,有可能造成部份苗床青枯病、立枯病发生,秧苗缺肥、长势弱、盘根不好和秧苗生长均匀度不高等现象,直接影响机插秧大田机插质量。
2.农机与农艺短期内难以配合 主要表现在前茬为油菜田应用机插秧,茬口矛盾突出。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丘陵山区,平均海拔1100m左右,春伏旱和秋风秋雨频繁,是典型的油—稻二熟地区。现主栽油菜及水稻品种是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及茬口选定的品种,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60天~180天,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40天~280天。要满足机插秧必须用小苗的要求,实际生产上就可能推迟播种,易受秋风秋雨低温袭击,影响水稻安全齐穗;若按现行水稻适宜播种期,又可能造成秧龄过长,不能进行机插,有可能导致本田期分蘖不足等问题的出现,造成减产。
3.高性能插秧机价格较高 国外品牌“久保田”SPW—48C插秧机1.93万元/台,国内合资品牌“东洋”PF455S型插秧机也要1.70万元/台。虽然全市采取了对农民购买插秧机实行累加补贴的优惠政策,但由于贵阳市地处山区,水稻种植分散,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完善,机插秧市场还没有形成,购机农民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4.受传统思想、文化水平的制约 山区经济落后,文化发展水平低,不少农民既有使用新型机械减轻劳动强度的愿望,又有害怕使用机插秧失败的心理,担心减产影响收成。然而,目前全市既懂农机又懂农艺的复合型技术人员少,要让广大农民接受并掌握这一新技术,须加强宣传、示范和培训,否则就无法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中去。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分散地块小 当前贵阳市农民人均水田面积仅0.5亩,农户不同,种植的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加之农业基础设施机耕道建设滞后,田块狭小,机器田间转移、调头、转弯费力,作业效率低且成本增高。
三、破解难题有对策
1.广泛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广 当前各项目县着重选择领导重视、有积极性、农机大户带头及水源有保障等基础好的乡镇安排机插秧示范点,每个示范点配备一定的农机和农技人员蹲点工作,实行以村为单位,统一供种、统一育秧,培育一批机插秧示范户,建成一批机插秧示范村,重点抓种田大户、农机大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同时,通过层层召开育秧现场会、机插现场会、大田管理现场会和机插水稻长势现场会,并借助有线电视、印发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基层广大干群的感性认识和认知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求让更多的农民掌握和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做到以点带面,确保推广一台、成功一台、带动一片。
2.促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组装配套 为确保农民在生产中不发生技术失误而造成经济损失,在技术培训及指导方面必须做到把好“六关”,即:“选好良种关、播种均匀关、培育壮秧关、精细整田关、定量栽插关、肥水管理关”。一是各项目县要在总结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坚持农机、农艺协调统一,引进试验示范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性“三性”统一的新一代高性能水稻插秧机,促进插秧机械的系列化、多样化,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全面推广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二是与各级农技部门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对适应全市的水稻机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农艺技术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深化试验研究,推进农机农艺技术配套组装集成,实现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栽插的有机结合,形成比较完善的经济、适用的水稻机插秧及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大示范培训力度,对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特别是在插秧时节再进行机插现场培训,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农民机插秧骨干。
3.培育机插秧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推广机制 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农技等部门的支持配合,把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当作德政工程来抓。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原则,积极争取多渠道的投入,加大资金、技术和项目整合力度,在全市有条件的乡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二是在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中创新发展模式,走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路子,培育壮大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的机械化插(育)秧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协会、专业服务公司等,重点扶持发展机插大户,大力推广机插一体化服务型、专业服务型、连锁服务型等多种运作模式,不断提高插秧机使用和经营效益,建立完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机插秧跨区作业力度,按照春耕生产进度引进邻近遵义、黔南的插秧机来贵阳市进行跨区机插,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这样既弥补了本地机具不足,又延长了跨区插秧机的作业时间,增加机手效益,实现当地农民和派机方双赢。
4.加大扶持力度 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 为发挥农机购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扶持农民购置高性能水稻插秧机械,各市、(县、区)对农民购置插秧机具应给予倾斜,尽力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资金导向、农民自主投入、滚动发展、良性循环的投入机制,以推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向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四、对丘陵山区推广水稻机插前景的预测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笔者认为:贵阳市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大有可为。在发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中,最关键的技术瓶颈是水稻机插秧。目前,贵阳市水稻机插秧还处于试验示范起步阶段,同时各县(区)发展也很不平衡,与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差距巨大,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已是大势所趋。从贵阳市的情况来看,大力推进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一是高性能插秧机械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基本过关;二是与之配套的育秧技术已经成熟;三是凡示范机插秧的地方都表现生产费用下降,水稻增产,农民认可;四是有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资金扶持。因此,主攻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这个关键的薄弱环节,使全市农业机械化得到协调平衡发展,是当前贵阳市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预计今后的十年,将是贵阳市水稻插秧机械推广快速发展阶段。今后推广的插秧机的基本结构形式不会有大的变化,将来主要向提高作业效率方向发展。从选型来看,高速乘座式插秧机是未来推广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农民购买力来看,当前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选择和购买的重要因素,短期内步行式插秧机仍将是推广的主导机型。由于插秧机市场潜力巨大,预计未来还将有很多的国内企业进入插秧机生产领域,在消化、吸收、改造和创新的基础上,国产品牌插秧机将在质量和性能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价格进一步下降,为市场提供更多价格适中、质量可靠和性能良好的产品。
综合分析贵阳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耕作制度,机耕道建设、水源条件、田块大小、以及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走向、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等因素,预计全市高性能机动插秧机械的社会拥有量将达到并稳定在500台(套)~600台(套)之间,年机插秧面积10万亩,机型以步行式4行插秧机为主,辅以一定量的乘座式6行~10行高速插秧机和少量步行式2行插秧机。基于这样的判断,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面对当前现实,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努力做好先进适用水稻插秧机械及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