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是淮安市多年来一直着力推进,但实际成效与市民要求始终存在较大差距的民生问题,每到夏收和秋收季节,就会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秸秆利用问题解决不好,无序焚烧导致局部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环境安全,也带来火灾和交通安全隐患。
一、淮安市秸秆机械化收集利用情况
近年来,淮安市按照“夏季主攻还田、秋季提倡利用”的秸秆利用“1+X”模式,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利用工作,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常年其它各类秸秆利用量超过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位居江苏省前列。
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建好机械化收集体系是关键。2013年以来,淮安市积极开展秸秆机械化收集利用模式试点,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两年投资1200多万元,购置美国威猛公司16台(套)打捆机。 2015年夏季打捆小麦3.3万亩,秋季打捆水稻3.5万亩,一年利用量超过4万吨。盱眙县引进央企光大国际,企业和政府联手建立大型草站20处,由村统一组织人员,自备机械,将部分农户舍弃的农作物秸秆收运到草站出售,既解决了秸秆去处问题,又增加了部分农户的收入。工作亮点:目前全市已拥有130个收贮点,50多台打捆机,年收集打捆能力可达20万吨。如此规模,在江苏是首创,全国也是第一,也是当前及今后解决秸秆收集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二、存在问题
1.一些打捆设备功效不高,使用量不足 重装备购买,轻机具使用,夏秋两季未能有计划地组织秸秆收集、运输,导致全市秸秆收储数量不足,一些本地的秸秆利用企业如江苏国信淮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紫山食用菌硅谷产业园不得不“舍近求远”,寻求市外合作。
2.一些秸秆收购部门农机装备存在问题 一些秸秆机械化收集企业或合作社选择的农机装备质量较差,缺乏科学管理手段和培训机制,与村委会和农民的合作关系不稳,自身资金实力不强,导致制定的布局设点规划与实施计划无法有效推进。
3.一些县区全面规划统筹考虑不足 在吸引、选择有实力、会管理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发展方面力度不够,空有规划,缺乏实施。选址布局方面力度不够,不能满足秸秆收集点“近路、近水、近田、近电”和“尽量不占用农业用地”的要求。
三、措施建议
1.重在狠抓落实 秸秆收集这项工作,责任主体在县(区),规划重点在乡镇,秸秆收贮靠村组,带动发展靠合作社。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秸秆收集利用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充分发挥村委会在筹备建设、选址布局、收草贮运、用工服务和矛盾协调等方面的关键作用,集中力量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入驻布点和有序发展,提升打捆装备的使用效率。
2.重在发挥市场作用 秸秆机械化收集利用作为秸秆商品化生产项目,实行市场化主导和企业化运作是关键。建议通过市场发展前景和经济利益联结,促进企业、村委会、农户、机手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激发各方参与秸秆机械化收集利用的热情。以合作社为纽带,机手、合作社和镇、村政府形成较为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可在其他乡镇催生一批从事秸秆收集、运输和供应的农民合作组织与经纪人队伍,同时村委会通过出租场地收取租金,农民通过出售秸秆原料和家门口务工就业,从中得到一定的实惠。
3.重在解决制约因素 秸秆机械化利用是公益性事业和新生事物,在起步探索和攻坚突破阶段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建议各级政府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秸秆机械化收集打捆开展项目化补助;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合力推进,加快发展。建议环保、水利、公安和交通等部门加大秸秆禁烧禁抛巡查执法力度;国土部门积极支持企业建设秸秆机械化利用收贮用地需求。农机部门应该推荐合作社使用安全、高效农机装备,促成有实力、有意向的公司牵头进行整合,做大做长产业链,争取财政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