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总耕地面积为106万亩,2014年花生种植面积达33万亩,已成为新泰市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新泰市对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进行了重点推进,建设了花生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承担了泰安市花生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至2015年初,全市分段式花生收获机保有量2000多台,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5台,花生机械化收获率达到30%以上。
一、经济效益显著
1.节省人力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新泰市花生收获方式主要有3种,即人工收获、分段式收获和机械化联合收获。分段式收获技术:选用4H-650型花生收获机收获+5HZG-70型摘果机摘果的工作模式;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选用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
(1)人工收获成本:人工摘果的生产率0.2亩/天人,一亩地需5个工,人工工资80元/天,一亩地就需400元。(2)分段式收获技术成本:应用4H-650型花生收获机进行收获,平均市场价格60元/亩,配套应用5HZG-70型摘果机每亩摘果费用为180元,分段式收获总费用240元/亩,则采用机械分段收获较人工作业每亩节约费用160元。(3)联合收获技术成本:应用4HB-2A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平均市场价格150元/亩,机械联合收获比人工收获每亩节约费用250元,比采用机械分段收获每亩节约费用90元。
2.损失率低,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采用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后,机械收获损失率≤3%,清洁度≥95%,破碎率≤1%,可增产增收5%左右,每亩可增产增收花生果20kg,每千克花生果按现行市场均价4元计算,每亩增产增收效益约为80元。
二、社会效益显著
1.促进了土地流转,利于规模化经营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民看到了土地流转后,花生机械化生产的规模效益,对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更加注重,提高了实行规模化经营的自觉性。
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花生机械化项目的推广和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泰市花生收获机械数量迅速增加,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3.培育新型农民 在推广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做了大量的宣传、示范、培训工作,并将多项先进农机农艺技术传授给农民,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
三、生态效益显著
1.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推广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与示范基地的机械深松项目的实施相互促进,减少了机械进地次数,避免了机械重复作业,改善了土壤保墒保水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供了地力保障。
2.收集残膜,消除污染 目前花生种植,一般采用花生覆膜播种,地膜在花生收获作业阶段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白色污染。花生联合收获机可以将地膜切割,使地膜附着在收获后的花生蔓上,被同时收起,消除了花生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白色污染,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主要推广措施和方法
1.配备专业的技术团队 抽调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特长明显、推广经验丰富的9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花生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培训农机技术员,指导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实时进行效果评价。
2.发挥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 新泰市齐云花生专业合作社是服务能力较高、管理较规范、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花生收获机械化示范社,市里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现场会等形式,指导齐云花生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花生生产过程的新机具、新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农民6000余人,加快了新泰市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的进程。
3.加强花生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在刘杜镇清河村建立了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示范基地。一是示范基地以新泰市齐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合作社社员200人,大型机具5台,花生覆膜播种机10余台,花生联合收获机1台,覆盖周围10个村,服务面积达到8000亩;二是制定作业标准、技术流程及技术操作规范等;三是对项目区1000亩耕地进行了高标准的机械深松作业,在示范基地召开“泰安市农机深松现场会”,加快推进深松作业技术的推广;四是积极做好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的配套机械化播种覆膜工作,积极利用合作社现有花生覆膜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作业,召开了“花生机械化覆膜播种现场会”,示范基地内全部实现花生机械覆膜播种;五是大力推广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充分利用4HBL-2型花生机械联合收获机,通过现场测产、试验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4.积极开展技术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农业专家集中授课、现场会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两期,累计培训600人;组织7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及管理人员参加了2次山东省农机局组织的专项培训;组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其业务能力。
五、推广工作主要成效和创新点
实现了全市花生机械联合收获水平大的提高,2015年新泰市新增花生联合收获机9台,分段式花生收获机600余台。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推广模式创新 结合新泰市实际情况和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花生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择及机具的选择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机具在示范基地的适用性进行了试验,然后召开现场会、培训会进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推广的积极性,在充分听取其意见的基础上选取一批懂知识、有技术、认识快的农机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2.新技术路线创新 (1)播种方面。采用花生播种覆膜机变人工覆膜播种为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起垅、打药、覆膜、膜上压土等多道工序。(2)收获方面。机械进地一次能够完成花生挖拔、拣拾摘果、清选等多道工序,变传统生产和分段收获方式为联合收获。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1.存在的问题 一是花生联合收获机作业受花生长势、土壤条件、地块地势等因素影响较大,如示范基地辐射区花生收获期间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板结,应用花生收获机作业后埋果高,直接影响了作业效率和效果。二是花生联合收获机的购置费用相对较高,机具的操作和维护难度相对其它机具比较大;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有待提高,适应性差,适宜作业范围小,降低了农民购买花生机具的积极性。三是农机与农艺脱节。当前,在花生的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只注重高产,而忽略了农机装备的适应性,花生品种的果柄强度、株型特征、结果范围及深度、株距、行距等都直接影响到机械收获的效果。四是花生收获期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左右,适期收获时间短,收获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则落果多,损失率增加。五是对经济作物机械化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大。六是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2.改进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加大对花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花生收获机械的扶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花生收获机械的研发试验示范,研制、推广一批适应性强的联合收获机械和适应山区、丘陵地块的中小型联合收获机械。三是加强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力度,为花生机械化收获奠定基础。四是加大农机操作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