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米深厚层施肥播种技术在河北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截至2015年,全省已累计实施作业600多万亩,增产效果显著,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该技术集深厚层施肥、精量播种等功能于一体,将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入根系密集区,不需二次追肥,简单省事,减少投入,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一、深厚层施肥的定义
深厚层施肥是指利用深松施肥铲等装置,将肥料施在地表10cm以下至深松深度不小于25cm的深松沟底,且肥层厚度不小于12cm的一种施肥方法。深厚层施肥是针对目前玉米生产中出现的新型施肥方式,在分层施肥、全层施肥等术语不能准确定义概括的情况下,由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首次提出并定义的。深厚层施肥已列入农业部行业标准《NY/T 2851-2015玉米机械化深松施肥播种作业技术规范》中,该标准自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二、深厚层施肥装置的主要结构及特点
按结构组成不同,深厚层施肥装置主要有:散肥板式、散肥柱式、多施肥器(铲、管)式等三种。
散肥板式深厚层施肥装置 由河北农业大学张晋国教授等发明,主要由深松铲1、导肥管2、首层施肥孔3、散肥板4等组成。它将深松铲和施肥装置合二为一,施肥装置设有首层施肥孔和多个散肥板。作业过程中,导肥管内部流动的肥料被强制分成多层施入土壤中,施肥效果较好,应用范围广泛。散肥板式深厚层施肥装置具体结构组成和施肥效果见图1、图2和图3。
图1 散肥板式深厚层施肥装置结构组成 1、深松铲 2、导肥管3、首层施肥孔 4、散肥板
图2 散肥板式深厚层施肥装置实物图
图3 散肥板式深厚层施肥肥料与种子分布效果图
散肥柱式深厚层施肥装置 主要由深松铲1、施肥管2、散肥柱3等组成,它是在深松铲后部设置一个散肥柱。作业过程中,输肥管中的肥料一部分直接落入深松沟底部,一部分被散肥柱阻挡与反弹后延时落入土层中,形成深厚层施肥;并能通过调整散肥柱位置改变底层肥与中层肥的肥量,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易堵塞的特点,应用范围较广。散肥柱式深厚层施肥装置结构组成见图4和图5。
图4 散肥柱式深厚层施肥装置结构组成 1、深松铲 2、施肥管3、散肥柱
图5 散肥柱式深厚层施肥装置
多施肥器(铲、管)式 主要由多个施肥管或施肥铲组成。作业过程中,通过每个施肥管或施肥铲将肥料施入指定的深度,作业后形成立体肥层,属于深厚层施肥的一种形式,具有各层施肥量和施肥品种可控的特点,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三、推广措施
1.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作业氛围 深厚层施肥播种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农机作业技术,需要强有力的宣传和培训作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民使用。
(1)制作3D动画片 积极创新宣传培训形式,以“深松伯”卡通形象进行通俗易懂的技术讲解和操作使用,分发到全省农机深松项目市县,确保每一个农机手和质检员人手一册,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宣传效果空前。
(2)开展个性宣传培训 针对农机管理部门和推广人员,采取《河北农机》杂志专刊、科技报刊专版等形式,开展技术交流学习。针对农机手和质检人员,采取免费发放《农机深松指导手册》、技能培训班等形式,切实提高机手操作技能和质检人员的质检水平。针对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采取电视广播、明白纸、乡村大喇叭和农村集市等形式,提高技术知晓度。
(3)组织现场演示观摩 召开深厚层施肥播种作业现场会,开展机具作业现场演示观摩,利用作业效果剖面坑、玉米根系对比坑、玉米根系实物对比、玉米长势观摩等直观形象的实物对照,切实提高宣传培训效果。
2.抓好关键环节,切实保障技术应用效果 技术推广期间,列出关键环节的重点注意事项,切实教会农民正确使用。一是抓好“四个选择”。抓好农机手、农户、配套动力和作业地块等“四个选择”,把握好作业前提条件,确保事半功倍。二是掌握“四个关键”。切实做好作业前认真试播、作业中仔细检查、作业后浇好蒙头水、作业全程保持高度责任心等“四个关键”,有效避免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因为初次失败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推广效果。三是注意“三个预防”。切实注意预防播种过深、预防种肥位置颠倒和预防施肥铲堵塞等“三个预防”,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匀、苗壮。
3.利用补贴政策,规范梯次推进 河北省从2013年开始,每年都将深厚层施肥播种技术列入全省《农机深松工作实施方案》,实行机具和作业“双补贴”,作为重要技术内容之一进行重点示范推广,为有效减轻秋季深松作业压力、圆满完成全年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分类指导原则,由点到线逐步推动,争取重点项目县全面铺开。基础好的重点县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推广深厚层施肥播种机具100台以上,争创5万亩以上作业面积的重点县;一般项目县争取推广深厚层施肥播种机具20台以上,落实作业面积5000亩以上;新项目县注重学习考察,积极稳妥开展试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