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食用菌拌料机拌料均匀效率提高


来源/作者:四川省达州市农机研究推广站   张元华 刘 军 曾宪荣 王 涛 肖 兰日期:2018-12-0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食用菌及其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达州市地处川东北,立体气候明显,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条件均适应多种食用菌生长。其食用菌主要品种有平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蘑菇、姬菇、黑木耳和其它珍稀菇类,除了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外,主要在四川省内销售。达州市近年来主管部门正在加快食用菌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大资金投入,食用菌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生产种植专合组织不断涌现,区域特色逐步形成,产业地位得到较大提升。据农业部门统计,2014年全市食用菌面积为17899亩,产量为24953吨,平均每亩产量约为1.4吨,从事食用菌生产的菌农月平均工资1510元。

  但从整体上看,达州市食用菌发展仍滞后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食用菌机械化研究、推广进展缓慢;二是经营管理有待加强;三是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四是行业监管比较薄弱;五是市场竞争与应变力较弱,深加工程度低,产业链短浅,产品附加值较低;六是珍稀菌类供不应求,野生菌类研究培育落后。

  可以看出,导致食用菌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机械化生产效率不高,半机械半手工生产。为改变上述生产现状,我们对食用菌生产机械化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的拌料机转子进行了结构改进改制。现通过生产应用表明,可以提高拌料的生产效率和拌料均匀度,这种拌料机转子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今后将进一步在达州食用菌产业上推广应用。 

  二、原有食用菌拌料机的缺陷

  通过对达州市规模最大食用菌产业园区——宣汉县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8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川区鸿源菌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调研发现,生产食用菌流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的拌料机普遍有拌料不均匀和拌料效率低下的问题,达州市农机研究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三、新型食用菌拌料机结构

  食用菌拌料机是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原料拌和均匀阶段常用的关键机械设备,目前食用菌拌料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转子结构简单、拌料不均匀、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新设计的转子为对称双向顺螺旋外直径,是对称双向反螺旋外直径的2~2.5倍,对称双向反螺旋布置在对称双向顺螺旋里部,对称双向顺螺旋将两端的原料向中间搅和,而对称双向反螺旋将中间的料部分向两端赶和,这样持续不间断的双向拌和,拌料均匀,生产效率提高近30%。该拌料机转子于2015年4月22日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420692482.7)。

Y:\信息处工作\2016-2018的id文件\2016年——农机科技推广(原件)\2016年第(2)期\“农机推广2016-2月(最终定稿)”文件夹\Links\新型食用菌拌料机照片.JPG

   

  Y:\信息处工作\2016-2018的id文件\2016年——农机科技推广(原件)\2016年第(2)期\“农机推广2016-2月(最终定稿)”文件夹\Links\一种拌料机转子照片.JPG

   

  四、新型食用菌拌料机使用效果

  2015年6月,达州市农机研究推广站对宣汉县明龙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宣汉县鑫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两家单位各2台套食用菌拌料机的转子结构按照专利新结构要求改制,通过今年7~9月的使用表明:拌料机拌料比较均匀,拌料生产效率提高近30%。按照改造后的生产效率计算,若在宣汉县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区8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都改制2台套食用菌拌料机转子估算,可以间接增加食用菌种植面积约1240亩,间接增加产值约148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添加人:投稿用户 内容审核:投稿用户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