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江泉溪镇巩宅村,武义跃平粮食专业合作社门口的地面上,大片大片的菜籽铺陈开来,宛如一张平整厚实的黑色地毯,让人情不自禁想伸手抚摸,感受这满满的获得感。一旁,身着灰色工作服、脚踩布鞋的高跃平正细心地翻覆这块“地毯”,让阳光紧紧包裹每一颗饱满的菜籽。“菜籽要晒得干、晒得透,晒好后还要先放在家里‘休眠’,等晾了段时间水分风干,打出来的菜油泡沫才少。”谈起农活,这位朴实的农民终于抬起了埋头苦干的头颅,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的“育农经”,话语间尽是自己数十年来扎根田间地头的满足与自豪。
高跃平是我县的种粮大户,1993年,他承包了53亩农田,一门心思窝在地里种粮食。然而由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原先700多人的粮食生产大村巩宅村被时代浪潮冲击,全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外出创业、务工,导致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减少,农民不愿种田、良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6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高跃平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引领农民富”的原则,带头成立了跃平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始走上规模种粮之路。
从53亩到300余亩,高跃平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但由于插秧对人工需求极大,而农忙时雇工短缺,几百亩的规模已到达合作社的瓶颈。“很多农户都愿意把农田租给我,但都在插秧环节‘噎住’了,那时候我就在想怎么做才能更进一步。”2008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粮食生产奖励政策,借着东风,高跃平加快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的步伐,并购入大型收割机、插秧机、中型耕作机等现代化机械设备,引进全程烘干流水线两条,一举完成了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其承包的流转耕地面积也达到2000亩左右,遍布周边11个乡村。“过去几百亩田需要几百人来种,现在好了,两千多亩的地只需要十几个人,这种事以前的我哪里敢想。”十数载光阴倏忽而逝,如今的跃平粮食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已然成为县里不可或缺的粮食供应基地。
“对于我们来说,粮食生产的道路从来都没有终点,保障农民的收益才能让他们安心种粮,让耕地、农田抛荒现象减少。”高跃平始终坚持寻找让农民获得更大效益的途径,2016年县农合联成立,他成为第一届会员,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寻求新的突破。外出考察学习的路上,现代化良田耕作模式、果园种植模式让他开拓了视野,学习到超前的农业技术;筹集资金发展产业的需求下,县农信融资担保公司简化手续、扩大担保规模,将金融活水注入农村洼地,跃平粮食合作社得以蓬勃生长……县供销联社的大力支持让高跃平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自信。“我从二十几岁开始种田,一生的青春都耗在了土地上,可是每一天我都是充实而幸福的。”怀抱着美好的心态,高跃平还打算在今年种植单季稻时拿出一部分田进行稻田养虾、稻田养鱼等“水稻+”综合种养模式,试验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也许来年春天,土地里便能开出更多希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