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户新农民 三个好工匠——记永吉县万昌镇张全家庭农场主一家三口


来源/作者:江城日报  陈彦日期:2019-09-06【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永吉县万昌镇施家村,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绿油油,平展展,蜻蜓飞,青蛙跳,美得让人兴奋又沉醉。

  农家无闲时。近些天,稻田的主人、张全家庭农场主一家三口,分工明确,各忙其忙。

  农场男主人张全每天都和工人们泡在一起,忙着检修收割机、运粮机、烘干机,并根据需要购进新设备,为即将到来的9月初的水稻开镰做准备;女主人李凤英天天忙于察看水稻生长情况,重在“看住病虫害”,以保证稻米的品质和产量;两人的女儿、农场的小主人张楠楠青出于蓝,在农场负责“抓全面”,这阶段工作重心放在了销售上,一面忙于联系新老客户,一面忙于敲定产品的新包装,此外还带着农场的几名飞手,帮助附近农户进行无人机植保作业……农场内外“活儿多到数不清”,忙到“飞起”的一家三口却是满脸笑容,在稻花香里“说丰年”。

  1967年出生的张全头脑灵活、肯于钻研和付出。早年从部队复员后,他和妻子一起开过修车铺、经营过苗圃、从事过冷饮批发、组建过打井队,及至后来开办起粮油加工厂,慢慢积累到人生第一桶金。

  在开办粮油加工厂期间,张全发现,很多农户种水稻只追求产量,不注重品质,加工出来的大米口感较差,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在国家鼓励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张全家庭农场“应运而生”——自2014年起,张全夫妇开始流转周边土地,建立起自己的种植基地,逐步构建起“公司+农场”“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

  能够主动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张全家庭农场自有“秘密武器”,那就是一家三口齐上阵,各管一摊,各展所长——张全在部队期间,学得一手修理机械的本领,对农机很有研究,是当地有名的农机修理专家;李凤英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在没有开始流转土地之前,就向前来卖粮的种粮能手学种地,流转土地后,又不断向农技专家、高校教授请教,逐渐成长为水稻种植高手;90后女儿张楠楠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对农业和农村很有感情,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两年后,于2014年毅然选择返乡和父母一起创业。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几年来,张全家庭农场陆续流转了施家村等4个村近300户农民的4275亩土地,因流转价格高、租金支付及时,村民都主动上门要求把土地流转给农场。“这对农场同样是利好。”张全说。因连片流转、没有“插花地”,农场的水稻生产顺利实现了从育苗、整地、插秧到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全程机械化,相比传统种植方式,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二三百元。

  李凤英对种子、肥料、农药市场及产品进行了深入学习研究。一次,她提出的肥料所含成分占比及效用问题,

  竟然把经过相关培训、前来推销的专业人员问到无言以对。在水稻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收获、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李凤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按这一标准生产出的大米,品质和口感均高于当地大米平均水平。为抢先抓早、科学抢早,每年刚结束秋收,李凤英就组织工人开始准备第二年春天用的苗床土,将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往前赶,从而成功创造了我市水稻开镰的最早纪录,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础上,张楠楠高度重视绿色化发展、产品可追溯和品牌化经营,共申报绿色认证稻田2000亩,采用生态种植方式,实现了种地、养地相结合;投入30万元建成可视化生产管理模式,实现种植、加工全程可追溯;其注册的大米品牌“星星哨”,被评为吉林市知名商标。2017年,张楠楠申请注册了微店和公众号,目前,农场产品营销网络已覆盖国内十几个省份。

  2018年,张全家庭农场销售和服务收入达5000万元,纯收入500万元。“把优质水稻生产标准进一步完善,带动更多乡亲更好地经营家乡的黑土地,进而把万昌大米推向全国。”这,是张全夫妇和女儿张楠楠的下一个“小目标”。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