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农民”给田野带来新希望


来源/作者:吴霄云  日期:2020-08-20【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南通积极培育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八月的田野,郁郁葱葱。如东县新店镇海青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王海青来回行走在田头,憧憬着又一个稻麦丰收季来临。“去年我应用水稻机插施肥一体化技术,416亩‘南粳9108’水稻实测单产一下子增加到739.8公斤,而氮肥施用量减少30%,施肥次数减少一次,相当于每亩增收150元。”

曾是农业“门外汉”的王海青,积极参加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但自身成为技术型、知识型“新农民”,更延伸种植稻米加工产业链,实现从卖稻谷到卖大米,进而打响如东品牌大米的历史性转变,他也被认定为南通市新型职业农民优秀标兵。

和王海青一样,近三年来,我市共有83248人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些“新农民”扎根在田间地头,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传递到农业农村,给农村田野带来新希望。

精准教学,培育农业人才

“明天谁来种田?”是新形势下的一个新命题。

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我市2006年开始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2015年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明确规定,今后农民培育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培育人数不少于2万人,确保到2020年培育程度达到50%,并将此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三年来,参与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涵盖我市各个县市区,有农场主、创业青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等,培训内容以“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的精准培育模式开展,并遴选熟悉“三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老师授课。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粮油、水果、蔬菜等产业为平台,带头创业,带领致富,发挥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我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从技术知识、品牌建设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接受培训,帮助我们真正实现增产增质。”袁兵是海安白甸镇袁兵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接受过专业培训后,他通过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精确”把关种植草莓,并在销售模式上率先推出踏田采摘、专车配送、直营销售等多种方式,收获成功,草莓园由最初的20多亩扩大到500亩。在他带动下,白甸镇有20多个农民家庭走上种植草莓致富之路。

邵爱徐也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是如东众惠农综社负责人、洋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2012年参加在如东县农广校的职业农民培训班,激发创业热情。当年他流转240亩土地,第二年创办家庭农场,现在他的种植面积达450亩。这几年,邵爱徐种植的水稻优质高产,如东众惠农综社也成为该县水稻育秧新技术培训基地之一。

市农业农村局对外经济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陆银介绍,仅2019年,我市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49期,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7307人,完成省厅下达任务数15200人的179.65%,市为民办实事任务数20000人的136.54%。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56.96%,提前完成农业基本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指标。


添加人:张耘祎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