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永吉县万昌镇施家村一望无际的稻田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金黄。10台水稻收割机在田中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稻粒直接运送至水稻烘干塔进行烘干。
“今年虽然受台风影响,但水稻质量好于往年。为新米抢先上市,我们投入10台机械设备进行收割,每台收割机每天可收割1.5公顷。”张全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全一边忙着指导收割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53岁的张全从事农机作业已有16个年头,早在部队从事空军地勤工作时,他便掌握了修理机械的本领,对农机修理具有一定的研究。随着农村联耕联种模式的全面推广,农田的规模种植趋势全面提升,服务项目增多,要求提高,敏锐的张全判断出未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将大有“钱”途。2014年,张全开始流转周边土地,创办了张全家庭农场,先后购置了育苗土烘干机1台、钵盘全自动播种机械1套、钵盘插秧机2台、筑埂机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4台、拖拉机7台、旋耕机2台、植保无人机8架、水稻烘干机9台,建成自动控温智能大棚26栋,为周边种植农户提供高标准、全方位的农机作业服务。
从春种、夏长到秋收,农业机械“各司其职”,“包揽”全部工作,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在水稻育秧期,农场采用了工厂化育秧方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育秧大棚温度、湿度、土样、空气、光照环境指标的智能化管理。在水田整地时,利用先进的整地机、双面筑埂机、撒肥机进行土地精准整地施肥。在水稻田间管理期,使用新型水稻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结合植保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全过程通过农业可视化进行水稻生产的远程监控、生产调度、苗情观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性、产品的可追溯性。
“高科技真是不服不行,以前用牛犁地,一天也就能干三四亩地,非常吃力。现在好方便哟,一亩地不到10分钟就收割完了。这些稻谷颗颗饱满,打出的大米准能卖个好价钱。”谈及农机带来的便利,村民张大娘笑着对记者说。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几年来,农场陆续连片流转了施家村等4个村300多户农民的5400亩土地,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全程机械化每公顷可节约生产成本3000元至4000元,真正实现了土地平整肥沃、田间作业道畅通、灌溉设施完备、全程监控、全程机械化、高光效栽培的现代农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