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源菌业位于邹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公司主要从事黑皮鸡枞菌、杏鲍菇、蟹味菇、白玉菇等食用菌品类和菌棒的种植与销售,年产优质食用菌3万吨,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常生源菌业的“企业+贫困户+采煤塌陷地失地农户”的“1+1+4”模式创新,是指1名企业员工+1户贫困户+4户采煤塌陷地失地农户,由企业免费提供种植大棚、菌棒和技术指导,6户为一组,相互合作开展食用菌种植、采摘的利益联结新机制。通过模式创新,合作农户和贫困户每个大棚每年可增收12万元,走出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共赢之路。
用“三零”消顾虑 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
为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公司采取产前零投入、产中零成本、产后零风险的“三零”方式,彻底打消顾虑,有效激发了农户的参与热情。一是产前零投入。常生源菌业承包农村流转土地70亩,投资35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60座智能化食用菌种植大棚,免费提供给农户使用,试种蘑菇的第一年农户不花一分钱。二是产中零成本。常生源菌业把价值高、销路好、需求大,且只能土壤种植的黑皮鸡枞菌作为推广菌种,每年2季向每个大棚免费提供4万个菌棒供农户种植,生产过程中水电、技术指导等费用全免。在成品菇上市销售后仅按菌棒出厂价收取费用,确保农户种植无忧。三是产后零风险。鲜菇上市后,公司鼓励农户联系商超、饭店销售,或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新模式带货直播、自产自销,有效防止中间商赚取差价,保证了农户的利润空间。同时,常生源菌业对农户大棚生产的黑皮鸡枞菌按照一级市场价格兜底采购,鲜菇不愁卖,农户零风险。
定“三有”强管理 增强农户干劲闯劲韧劲
常生源菌业坚持“有能人领着干、1家有活6家干、有压力逼着干”的“三有”管理模式,每6户为一组,有一名技术带头人牵头管理,实施错峰种植、错峰采摘,通过内部挖潜、互助合作的方式,6户干1户的活,实现了用工零成本,有效激发了农户的干劲。一是有能人领着干。每组中的1名企业员工扛起技术指导员的重任,通过和本组其他农户的交流协作,让贫困户、失地农户获得了黑皮鸡枞菌种植方面的技术知识。同时,充分发挥组中党员的先锋作用,带动农户种植热情。二是有活大家一起干。小组内的大棚按10天一个周期错峰种植,保证一个大棚集中爆菇时,小组中其余5户可以腾出劳力集中帮助,实现“一家的活儿大家干”的良性动态循环。例如,来自太平镇西纪沟三村的一户贫困户对种好黑皮鸡枞菌缺乏信心,当地村支部主动要求加入该组大棚,与该贫困户同吃住同劳动,在村支书及其他组员的帮促下,该贫困户顺利完成采摘任务。三是有压力逼着干。常生源菌业秉承“不吃大锅饭”“不能养懒汉”的管理理念,采取“末位淘汰机制”,将大棚使用合同定为一年一签,年末从总产量后5位的农户手中收回大棚的使用权交由前5位自由支配。同时,通过物联网平台公示每个大棚的日产量排名,产量高的暨能多挣钱又能“扬眉吐气”,产量低的挣钱少还“红脸出汗”,让农户充分感受到压力,激发赶超争先的热情。
算“三账”谋长远 实现“农企地”三方共赢
常生源菌业坚持算好三本账,短期算小账保农户增收,中期算大账促企业发展,长期算总账谋社会效益,不断放大“1+1+4”模式的乘数效应。一是短期算小账,保农户增收。以农户增收、贫困户脱贫为目标,紧盯黑皮鸡枞菌市场行情,谋划好短期内保生产、保销售、保增收等工作。目前,鲜黑皮鸡枞菌价格在15元-30元/斤的价格区间,今后三年按最差的市场行情15元/斤计算,一个大棚一年能种两季,一季种2万支菌棒,一支菌棒产0.5斤菌菇计算,一个菌棒可卖7.5元,扣除3元钱的菌棒成本费和1.5元的其他费用,可纯赚3元钱,一个大棚一年可纯赚12万元。二是中期算大账,促企业发展。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更好地回馈社会、造福农民。常生源菌业每个菌棒有0.5元的利润,一个大棚每年消耗4万个菌棒,可赚2万元,3年左右能收回大棚建设成本,盈利率近30%,远高于普通投资收入。此外,通过大棚种植黑皮鸡枞菌,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常生源菌业主营产品中的杏鲍菇、蟹味菇、金针菇,有时会出现滞销的情况,在销售淡季,公司将黑皮鸡枞菌这种供不应求、价格稳定的高价值菌种与主营产品“捆绑销售”,实现综合盈利。三是长期算总账,谋社会效益。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常生源菌业通过建立“企业+贫困户+采煤塌陷地失地农户”的“1+1+4”机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展示了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山东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多项荣誉,公司董事长常猛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太平镇通过与常生源菌业深化地企协作,探索出农村增收、企业增效、地企双赢的新路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