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菜业的员工正在给菜苗浇水。
工人们正在给成熟的菌包装袋打包。
四月,雪融冰消,春意渐浓,宾县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永和乡的蔬菜大棚里,农民们正在忙着下苗、浇水、培土,几个月后这里的蔬菜就将发往上海、广东等地;常安镇的扶贫肉牛托养区里,工作人员开着三轮电动车运送饲料,饲料源于大田里的玉米秸秆,以牛为中心的循环产业链在这里渐成规模;三宝乡养菌室,工人们正在摘装菌包,上百万个菌包已被周边县市抢订一空……
近年来,宾县围绕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布局,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培育了一批新兴农业项目,如今这些项目已呈现出了多业发展、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分享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食用菌种植火
三宝乡大泉子村泉林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三面环山,合作社因厂区中有一处山泉而取名“泉林”,这里出产的木耳都是用山泉水滋润而成,远近闻名。
养菌室里正是丰收的时候,一串串圆柱形的菌包如同帷幔一般层层叠叠。养菌室门口,工人们正在麻利地给成熟的菌包装袋扎口。
“这批是用来生产春耳的菌包,约有300万个,其中100万个菌包已被周边县市订走了,我预留了200万个菌包自用,生产富硒木耳。”合作社理事长严久权说。
一个菌包的售价是1.8元,记者算了一下,仅这些菌包老严就能获得180万元的收入。然而,这只是合作社的一小部分收入,合作社生产的富硒木耳每斤的售价为80元~120元,每斤价格比普通木耳高出40元。合作社年可收获富硒木耳4万斤,普通木耳10万斤,算下来也有800万元的收入。老严去年还尝试种植松茸,仅出售松茸就收入200余万元。依靠地缘优势,合作社生产的松茸鲜品两小时就可直达机场,当天就能送到上海客户的手中。
老严脑子活,将松茸、木耳与宾县的森林猪组合在一起,做成了荤素两种风味的速冻水饺,既延长了产业链,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在老严的带动下,周边的三四十户农民也步入了食用菌种植的行列。
宾县县委书记李莹说:“宾县人均耕地少,食用菌这个产业投入少、风险小、效益好、技术易掌握。我们专门制定了《宾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意见》,从建设补贴、生产补贴、贷款贴息、规模奖励等方面,对发展食用菌产业进行全力扶持,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参与到食用菌种植上来,把小产业做成大文章。”
蔬菜生产旺
坐车去永和乡的路上,记者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大棚都属于永和菜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拥有1100栋大棚、53栋温室,还有4300平方米的阳光智能育苗温室、3440平方米的蔬菜储藏库和2880平方米的冷库,年产蔬菜近2万吨,产值9200万元。
去年,这家公司新建了占地2200平方米的蔬菜加工厂,其中包括一条年可加工6000吨的脱水净菜生产线和一条年可加工1500万吨的黏玉米生产线。
宾县农业局副局长刘久长见证了这家蔬菜公司从无到有的过程,“永和乡的蔬菜基地刚起步时,乡里的每个干部都要包几栋大棚,带领农民一起干,菜卖得好时,大家一起庆祝;菜卖得不好时,大家一起想办法。这个基地这么多年来都在秉承一个理念——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目前,永和菜业已带动周边近300名农民就业。在蔬菜大棚门口,记者遇到了永和菜业的初代员工周普涛。周普涛告诉记者,2012年永和菜业刚刚创办时,他和妻子就在这里打工,现在他俩都成了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除了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工资外,年底还有丰厚的分红。
1个塑料钢架大棚带动扶持2个建档立卡户,蔬菜供给6个哈尔滨市订制蔬菜家庭,这一做法带动永和乡221户建档立卡户年均增收2500元,累计发放分红200万元。
永和菜业与永和乡86户建档立卡户签订了杂粮杂豆种植订单390亩,免费提供高粱、黑豆、谷子籽种837斤,肥料15.2吨,累计投入资金6.15万元,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其农副产品,保证了建档立卡户有地可种,农产品有路可销。
现在永和乡正在进行一场“菜园革命”。永和村张殿发屯、长河屯、大房子屯被定为“菜园革命”示范屯,永和菜业免费提供10万株菜苗,带动390户农民发展小菜园,实行统一技术指导、回收、销售,农民可实现户均增收500元。
永和菜业不仅种菜销菜,还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基地,已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0余人。
肉牛养殖棒
在宾县常安镇,依水而建的鑫华泰肉牛饲养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与别处不同,这里不仅养牛,还有5000亩玉米种植基地和有机肥沤制区。玉米秸秆制成饲料过腹增值,牛粪沤制成有机肥还田,完美地解决了秸秆回收和牲畜粪便污染两大难题。“肉牛饲养+玉米种植+有机肥生产”串起了一条循环产业链。
这家公司的老板宋守民还有更远大的抱负。宋守民是宾县肉牛行业协会的发起人,采访时他给记者拿出了一份《宾县肉牛行业协会三年行动规划》,根据这份规划,今年协会将投资6000万元,兴建常安肉牛交易大市场,打造辐射哈东地区的现代化肉牛交易集散地。到年底之前,协会将发展会员50家以上,直接带动全县养牛户500户,集约化出栏肉牛1万头,实现2亿元产值。
记者从宾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宾县肉牛出栏量占全省出栏量近1/20,良种覆盖率已超90%,加上年屠宰能力超10万头的黑龙江宾西牛业有限公司,具备规模、质量、产业和品牌四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大企业和大项目纷至沓来。
宾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卓告诉记者,年初到现在,宾县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已签约落地9个,计划总投资25.5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300兆瓦农牧风光一体化示范项目建成后,预计3年内饲养肉牛3万头、年发电量约5.3亿度,养殖部分年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刚刚奠基的哈尔滨希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公牛基地建设项目,将致力于推行优质冻精改良本地肉牛,培育适合宾县地域特色的良种品系。12日签约成功的黑龙江宾西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大厨房项目,还将为肉类深加工提供更多产品,目前养殖业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初步显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带来的是产业蓬勃发展。宾县已于2020年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行列,强劲的发展态势带来乡村的全面振兴,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正在宾县一步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