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华(右)和村民协力调整插秧路径(摄影:曹让均)
眼下正值水稻移栽的大好时节,在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唐冲村黄国华的水稻基地里,每天都有十多名工人在基地里搬运秧苗。“我们的300多亩地实行机插秧,20天左右就可以栽插完毕。”黄国华说。
黄国华是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唐冲村的种粮大户,近年来,凭借过硬的种植管理技术和踏实肯干的作风,他的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在实现自身创业致富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增收门路。
黄国华的种植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
多年前,在该街道和村社干部的引荐下,黄国华到荣昌农校参加种植技术培训。2008年,他成为峰高第一批掌握机插秧技术的种植户。
“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在外地打工,好多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我就想把这些土地流转出来种水稻。”黄国华说,2015年,在村社干部的支持协调下,他按每年每亩田300元的价格,在唐冲村2社、6社流转了300亩地种植水稻。
有了前期参加各种培训打下的理论基础,加上自身勤劳肯干,黄国华的水稻种植干得热火朝天,也为当地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
村民周跃贵就尝到了“甜头”——不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在水稻种植、管理、收割等环节,还可以到黄国华的基地务工。“我们在这里干了好几年了,杂工每人每天有80元,机工每人每天有220元。在‘家门口’能有这样的收入算不错了。”周跃贵说。
2018年,黄国华牵头成立种粮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用机械,除了为加入合作社的20余户村民提供种植服务外,还给当地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并为家庭困难的村民免费提供种粮服务。
“开展社会化服务,既能帮村民解决劳动力缺少的问题,还可以为合作社创收。”黄国华说,作为一名党员,又是村“两委”成员,有责任为老百姓服好务、办好事。
今年,在黄国华的推动下,合作社拿出2万多元的收益,为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唐冲村辖区2500亩水稻购买了政策性水稻保险和农业雇主保险,帮助村民们解决种粮的后顾之忧。
在黄国华看来,做好大米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发展才有后劲。于是,今年初黄国华便投入了十多万元,建起大米加工坊,今后,合作社产的稻谷可以在大米加工坊加工成大米,销往市场。
此外,黄国华还发展了4亩大棚花卉栽培基地,实验培植非洲菊。
“非洲菊花色丰富,大而色泽艳丽,可被用于切花、盆栽及庭院装饰。”黄国华说,目前非洲菊市场价约1元一朵,批发价0.5元一朵,市场需求量较大。待摸清非洲菊的种植“脉络”后,黄国华计划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并通过向村民们传授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携手实现增收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