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场主微信群办“课堂” 每日一讲“保护地”


来源/作者:长春日报融媒体记者   梁闯日期:2021-07-21【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农友们请注意观察!连日来高温少雨,苗期深松增强了蓄水抗旱能力,提高土壤通透性,作物根系延伸到深松沟下部。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如何提升苗期深松的作业质量?”20日一早,在九台区兴隆街道小荒村,德强种植业家庭农场农场主潘丙国翻开一本厚厚的“教案”,一番深思熟虑后,确定了当日的授课内容,并详细地写下授课要点和注意事项。

3.png

 潘丙国正在做笔记

  每天早上,潘丙国的“农技课堂”都会在微信群里准时开讲,每节课30至50分钟,带领农民一起交流探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相关政策。这样的“农技课堂”每日一讲,已经持续了500余天。

  为何要在微信群里办“课堂”?“一些农民对保护性耕作还存有误区,认识仅停留在免耕播种,将其称作‘懒汉田’。”但在看见潘丙国应用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种出整齐、丰硕的玉米后,十里八村的农民都通过微信向这位有技术、有知识的“新型农民”请教,“为什么不建个微信群,线上推广保护性耕作呢?即便不出门,也能让大家学到农业技术。”潘丙国说。

4.png

  于是,潘丙国建起“保护性耕作种地”微信群,很快就有数百名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代表进群。群内开设线上“农技课堂”,由他担任主讲,每天确定一个主题,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启发、动员、引导更多的农民了解认识和接受保护性耕作,还会定期邀请农业、农机专家入群,提出指导意见,并及时发布苗情、墒情、病虫害防治等信息。

  如今,这个微信群已吸引了300多位成员加入,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和称赞,“老潘不仅种田有一套,建这个群真及时、真有用,课堂上天天都有新内容,保护性耕作技术说得明明白白。”兴隆街道大荒村种粮大户孟贺生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微信群,保护性耕作中的疑问,总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按照微信群中建议,今年我在苗期深松同时,每公顷深施200公斤氮肥,防止后期拖肥,作业效果明显。”

  为了讲好保护性耕作,潘丙国在引领示范上下足功夫,主动参加专业培训班、现场分享实践体会、农忙前开展作业示范……在他看来,推广保护性耕作需要一环扣一环,才把技术规范标准实施到位,“条耕整地、免耕播种、苗期深松……要质量、要高产,一定要精耕细作,综合施技才能体现优势。”潘丙国说,微信群里的在线答疑始终没停过,只要在群里提出问题,就会随时帮助农民解答。


添加人:于海洋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