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报废更新如何破题


来源/作者:湖北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易 兵 任耀武 罗 颖 孙 强日期:2018-12-0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湖北省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各地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积极措施,扎实工作,截至2015年7月24日,全省共报废农业机械3335台(拖拉机563台,联合收割机2772台)。其中,手扶拖拉机349台,轮式拖拉机179台,履带式拖拉机35台,自走式全喂入谷物收割机2037台,自走式半喂入谷物收割机711台,悬挂式玉米联合收割机16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8台。2015年7月下旬,省监理总站组织工作人员,对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和督导。

  一、惠农政策得群众认可

  在督导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走访和询问了农机监管人员、农机经销商、农机回收企业及农机手,大家一致认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是一项惠农利民的好政策。

  第一,利于提升农机安全性能,保障安全生产。农业机械超期服役、重要机件磨损老化等,直接导致技术状态恶化,给农机作业安全埋下了隐患。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进老旧农机“退役”,更换新型机具,极大地保障了农机手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利于优化农机装备机构,普及先进机具。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不但有效解决了报废机械长期闲置的问题,而且有效提高了机手购置新型机具、大型机具、先进适用机具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机装备结构,促进了农业机械的优化发展。

  第三,利于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农机老旧、性能恶化,直接导致作业效率下降。通过报废更新,推动农机手购置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中型、高性能、多功能农业机械,推进农业装备的高效化、智能化,提高作业效率,给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利于降低农机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环保。老旧农机由于工艺落后、技术落伍、零件老化,机器柴油损耗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更新后,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同时,一些机手利用报废更新契机购置带有秸秆粉碎装置的大型收获机械,促进了秸秆还田利用,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

  二、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政策推进力度不均衡 目前,湖北省报废更新补贴工作进度不一,有快有慢。大部分试点地区在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中,大力宣传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组织实施报废更新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如荆门市,截至目前已报废农业机械836台,其中拖拉机268台,联合收割机568台。但也有部分地区认为该政策不够完善,持犹豫观望态度,存在畏难情绪。据统计,全省16个试点市、州,只有12个地市全面部署开展报废更新试点工作。省农机局公布的60个试点市、县中,有19个市、县报废农机具数量为0。

  2.报废机具种类较单一 目前,全省报废的农机具中,大部分是联合收割机,报废的拖拉机数量相对较少,仅占16.88%。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联合收割机使用率高。联合收割机参与跨区作业,作业时间长,机件损耗快,导致机具折旧快。而拖拉机相对使用率较低,机具损耗慢。二是拖拉机补贴金额过低。根据方案,手扶拖拉机补贴额只有几百元,导致许多机手不愿把已经达到报废条件的手扶拖拉机进行报废。另外,根据部分县市农机监管人员反映,外省农机生产企业组织收购的二手拖拉机,回收价格远远高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所以很多机手宁愿将拖拉机卖给外省收购企业。

  3.报废农机来历难甄别 报废农机的来源是监管的一大重点。为了防止套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全省各县市探索了多种措施来确保享受报废更新补贴的农机来自本省本地、来历合法。部分县市要求村委会开具证明材料,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提供来历证明。县农机监理站对本地没有的机型,一律不予受理。对报废更新补贴方案实施后从外地购进的二手农机,一律不予受理。尽管如此,靠村委会和乡镇农机服务中心的证明材料仍然难以保证所有享受报废更新补贴的农机均是来历合法的。

  主要部件是否销毁难证明。农机报废不同于农机购置,拆解后难以核查证明。目前,报废农机主要部件是否销毁,主要依靠农机安全监理站监销人员现场监督,靠“人证”支撑主要部件销毁的真实性。出于保护干部的目的,需要强有力的“物证”来证实销毁的真实性,存档备查。但是目前,大部分回收单位条件简陋,利润空间小,所调研县市的回收点都没有配置监控设备。部分地方通过拍摄拆解前、拆解中、拆解后的照片来证明并存档,但是照片的支撑力度有限,同一机具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拍照,显示的差异较大。

  4.报废更新档案不规范 督导调研中发现,许多地方报废更新补贴档案不规范。《回收证明》上应该由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经办人签字盖章的栏目,县(市、区)农机局改为由监理站签字盖章。一些地方回收企业为图省事,不管报废的农机有牌无牌,不经农机监理部门核实直接就在《回收证明》上按照无牌编制牌照号码。部分县《回收证明》填写不全,存档材料不全。还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行报废更新流程,旧机未销毁就录入进行新机更新。

  5.报废更新公示未落实 督导调研的县市,部分报废回收点没有按照要求悬挂“农机报废更新指定回收点”的牌子,没有公示报废回收补贴标准。督导调研的县市都没有公示享受报废更新补贴的机主姓名及金额。

  三、继续推进报废更新政策

  1.强力推进工作开展 建议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督促各地迅速开展工作、尽快落实这一惠农利农的好政策。各地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开展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中探索完善报废更新政策,摸索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方案。

  2.出台强制报废标准 目前,湖北省还没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强制报废标准,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完全采取农民自愿原则。对于机具安全性能很差、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如果农民不愿报废,建议出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强制报废标准,将部分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强制报废,保障农民机手的生命财产安全。

  3.强化报废对象公示 建议在农机报废更新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农机主管部门和报废回收点须在醒目位置公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和享受报废更新补贴对象的相关信息,既可以加大报废更新政策宣传,公示指定报废回收点,又可以对报废更新补贴对象进行社会监督,有利于报废机具的来历合法性管理。

  4.完善报废更新档案 农机购置补贴档案保管期限是十年,建议在农机报废更新实施方案中明确,报废更新档案保管期与购置补贴档案保管期限一致,也为十年,确保两者有效衔接,便于补贴资金的核查。同时,要进一步强调完善、规范报废更新档案,各地应详细、认真填写《回收证明》,之前已有号牌的,必须填写发放的号牌号码,做好号牌注销工作,不得为图省事直接编制替代号牌号码,做到存量、增量心中有数。

  5.做好农机总量核减 农机报废后,各地农机主管部门应实事求是,及时将报废的农机从农机总量中剔除,确保统计数据科学合理,能真实准确反映当地农机装备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

   

添加人:中国农机推广网 内容审核:中国农机推广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