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职责担当,严格依法办案,组织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四清四无’回头看”“铁牛卫士 护航三夏”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农业生产秩序,助推了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1. 深入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执法行动。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等农资及投入品开展执法检查,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60多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场所508家次,成功调解纠纷12起,立案查处农产品案件11起,移交案件3起。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普法宣传。充分利用“3.15”消费者保护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机会,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讲座、悬挂横幅、现场宣传、印发资料、电视、广播、报纸、微信、QQ群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以及假劣农资的识别,2021年以来共开展相关宣传咨询活动16场(次),发放宣传材料13000多份,悬挂横幅148条,发放禁用、限用农药目录300多余份,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200多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600多余人次,取得了较好成效。三是强化执法抽样检查。下发《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1年农药、兽药和饲料产品执法抽检任务的通知》,将2021年抽检任务及时分配到各市(区)。上半年共采样送样390个,其中农药 148个、肥料33个、种子41个、农产品168个。
2. 深入开展“四清四无”回头看专项行动。一是制定下发专项行动方案。成立市级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四清四无”回头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泰州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四清四无”回头看专项行动方案》(泰禁捕办〔2021〕11号),对照工作任务,制定细化责任清单,从严从紧从实抓好“四清四无”回头看排查整治。全市共开展渔政执法行动162次,出动渔政执法人员553人次,水上巡查里程4220公里,岸上巡查里程6730公里,查办违法违规案件9件,行政处罚金额14975元。二是织牢长江禁渔执法协作共管网。针对长江交界水域职责交叉、管理混乱等问题,执法支队主动牵头、积极进位,经与周边城市多次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分别于6月10日、6月21日与镇扬常、苏通锡签署《长江禁捕执法协作共管协议》,构建了畅通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水陆结合、区域资源共享、协调配合的禁捕执法闭环,实现了交界水域“长江禁渔”执法协作共管全覆盖。三是强化长江渔政执法日常监管。实行长江24小时值班和三班轮制,每一班次至少有2名具有执法资质的渔政执法人员,严防死守重点时段、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长江非法捕捞行为。市长江禁捕办联合市河长办印发《关于建立完善泰州市长江流域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推动长江泰州段禁捕网格化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5月27日,举办全市涉渔“三无”船舶暨非法渔具拆解现场会,对查获的“三无”船舶进行拆解。禁捕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共发现长江“三无”船舶186艘,已实现长江“三无”船舶动态清零目标。
3. 深入开展“铁牛卫士、护航三夏”农机执法行动。一是全面开展农机执法巡查。组织全市执法力量深入农忙一线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作业机械无牌使用、无证驾驶、逾期未检、违反农机安全操作规程、报废车辆使用等违法违章行为,做到“应立尽立、应罚尽罚”。全市“三夏”大忙期间,共出动农机执法人员 800多人次,检查各类农机具691台次,立案查处129起,其中普通程序38件,简易程序91件,排查各类农机安全生产隐患65处,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可控。二是全面加强农机普法宣传。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要求,坚持执法和普法两手抓、两手硬。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农机普法“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广播、12316农业信息平台、展板、安全生产告知书、禁行通告等形式,加强农机法律法规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张贴禁行通告1000多份。三是全面提升农机执法网格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组织各市(区)依托镇村农机安全网格力量,发挥村级协管员作用,紧密扩大违法行为检查的覆盖面,对违法行为形成有效威慑。全过程使用移动执法终端,执法检查、处罚等信息及时录入监管信息系统,以信息化助推执法规范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农机执法行为。
下一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聚焦种子、农产品质量、耕地保护、农机、渔政等重点领域持续强化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