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力推行农机购置补贴机具“一机一码”


来源/作者:江西省农机局  管理员日期:2018-03-26【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江西:大力推行农机购置补贴机具“一机一码”

——江西省农机局代表在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上的典型发言

  3月16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江西省农机局代表做了题为“大力推行农机购置补贴机具“一机一码””的发言。全文如下: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江西省推行“一机一码”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行补贴机具“一机一码”

  推行“一机一码”之前,江西省在机具标识方面经历了油漆喷绘“国家补贴机具”字样和简单数字号码,单纯的人机合影和动力机具查看厂家提供的发动机编号两个阶段。这一时期,补贴机具标志标识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形式不规范,出厂编号形式不一;二是内容五花八门,铭牌技术参数所包含内容各不相同;三是喷绘字体一段时间后模糊不清。这些问题一方面给不法分子篡改标识、“一机多补”留下隐患空间,另一方面也给监管工作造成困难,降低了效率。

  针对这些问题,江西省从2014年开始着手研究和思考,拟通过一种更为直观、可控的方式防止不法分子钻空子,降低风险。基于“规范管理、便于识别,堵塞漏洞、防止套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优胜劣汰,促进竞争”的思路,江西省于2015年制定《关于规范农机补贴产品标志标识的通知》,并于2016年又印发《关于规范农机补贴产品配套发动机标志标识的通知》,对进入江西的补贴机具全面实行“一机一码”管理。即:一台机具只能有一个唯一性编码,厂家提供编码、铭牌编码、机身编码三者必须一致才能通过核验。“一机一码”推行后,机具核验更加直观、方便、高效,给江西省基层农机部门核验机人员吃上了“定心丸”“安神剂”。几年来,江西省未出现以盈利为目的、团伙性地农机具倒卖情况,更未出现“一机多补”等问题。

  二、强化源头设计,规范“一机一码”具体要求

  基于确保标识永久性、号码唯一性和产品可追溯性,江西省在“一机一码”要求方面做到了四个规范。一是规范载体。铭牌是机具信息的重要载体。江西省从四个方面对机具铭牌进行规范:铭牌内容至少包含产品名称、型号、功率、出厂编号、产品执行标准等信息;铭牌印制必须字迹清晰、排列整齐、经久耐用;铭牌材质必须采用金属材料,不允许使用不干胶、塑料等其他材质;铭牌必须铆接在机体固定位置,不允许粘贴等其他方式。二是规范编号。对以机架号、底盘号、产品编号、产品流水号等代替出厂编号的一律不予认可,必须做到每台机具只有唯一的出厂编号,且与铭牌出厂编号一致。同时,出厂编号须按“厂牌(品牌)代码+型号+生产流水号”,做到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编号不重复。三是规范证明。产品合格证明是企业对用户的承诺,是产品质量的体现。江西省要求补贴机具必须有合格证,其式样由各生产企业自行确定,但必须达到:合格证标注内容至少有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发动机型号和编号(无动力不需标注)、检验日期和检验章(或公章)等信息;合格证所有内容均为打印字体,不得手工填写。四是规范钢印。钢印和铭牌一样,是“一机一码”的重要保证。在钢印方面,江西省要求:补贴机具出厂编号和产品型号必须打印在机体易见、易拓印、不易锈蚀和损坏的固定位置上,且打印位置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注明。编号两端必须有起止标记,打印字体和字号的深度不得少于0.2mm,以便拓印清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还必须按相关标准打印发动机型号和发动机出厂编号。

  三、注重全程运用,严格执行“一机一码”

  执行“一机一码”,强化三个严格。一是严格投档。在补贴机具投档过程中,申报企业必须将机具标志标识照片提交评阅。对于未上传标志标识照片或标志标识照片不清晰的产品,一概不予通过。此举使得任何一家企业对“一机一码”的要求都不能心存侥幸。二是严格核验。“一机一码”形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办理补贴;机具铭牌、合格证、机体及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内“一机一码”不一致的,不得办理补贴;“一机一码”未上传补贴辅助管理系统的,不得办理补贴。三是严格处理。农机生产企业对标志标识的真实性负责。涉嫌篡改标志标识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凡因“一机一码”不符合要求,造成购机者无法申请补贴,所引起的纠纷和经济损失由企业自行承担。主管部门在公告享受补贴的农户信息时,必须包含“一机一码”的内容,以方便社会监督。

  四、创新运用模式,扩展 “一机一码”用途

  实践证明,推行“一机一码”对防止机具重复补贴具有明显效果,但由于运用空间拓展不够,江西省“一机一码”唯一性、好识别的优点还未充分发挥。下一步,江西省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省市经验,推动“一机一码”的三个结合,助力农机发展。一是结合智慧农机,提高监管精准性。结合江西省智慧农业项目建设智慧农机平台,对大中型、移动类补贴机具安装定位系统,推进“一机一码”和定位系统融合,做到这些机具都能在平台显示。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编码,进一步提高监管精准性。在平台定位监管基础上,推动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飞机、收割机等作业轨迹可识别、面积可计算,为下一步便捷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支撑。二是结合补贴系统,提高监管高效性。进一步优化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开发数据跨年对比和多年查询等功能。加快系统平台拓展延伸,探索运用手机APP、手机“二维码”识别开展核查管理,提高核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三是结合信息共享,提高监管针对性。探讨“一机一码”和农机牌证信息相链接,打通数据库,进一步夯实农机安全监管基础。

添加人:网站管理员 内容审核:网站管理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