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冬季蔬菜生产管理和春季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针对特殊时期蔬菜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特提出如下机械化生产管理指导意见,供各镇农机推广人员和生产管理者参考实施。
一、总体要求
1、严格防疫、安全生产。尽量采用机械化生产、减少人工作业。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防疫规范,要求广大菜农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机具消毒,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蔬菜生产传播疫情。严格落实水、电、药、肥、机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与保障措施,确保蔬菜生产安全,不能因市场急需忽视产品质量。
2、加强指导,均衡供应。及时了解机具需求,尽快组织育苗、收获等适宜机具投入生产作业,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根据冬春季蔬菜生产特点和市场供应状况,指导引导农户与基地调整与落实好春季生产计划,及时采收成熟蔬菜,适当扩种叶菜和速生蔬菜面积,缓解供需矛盾,保障蔬菜市场均衡稳定供应。
二、生产管理
受疫情影响,现阶段蔬菜生产主要问题是部分在田蔬菜无法及时收获、收获后蔬菜销路不畅、销量不足等。针对来不及收获的蔬菜要适当控肥控水,调控蔬菜生长,延缓上市,减少损失;已成熟的蔬菜要及时组织采收、做好储藏、运输。同时,春季雨水多,气温回升起伏大,蔬菜进入生长盛期,生产上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预防灾害天气,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科学肥水运筹、温光管理、植株调控、机械化生产等综合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各环节机械化生产要求如下:
1.净园。根据设施条件、前茬残留作物种类及其处理方式,选配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耕整机、残膜回收机等,对前茬残留物清除或处理作业。2.施肥。根据设施条件、肥料种类及撒施方式等要求,选用颗粒肥撒肥机、厩肥撒肥机、粪肥撒肥机等机具,在定植前施足基肥。3.耕整地。耕地:建议选用大棚王配套旋耕机械为主,微耕机为辅进行旋耕作业,满足多种耕作需要;作业深度15 -20cm,碎土率在90%以上,土地细碎平整,对于粘性土壤可作业两遍。整地:根据蔬菜品种、种植方式、农艺要求以及土壤类型,选用开沟机、起垄机、铺膜机或起垄铺膜复式机械等进行开沟、起垄(作畦)、压实、铺膜等作业。一般起垄垄面宽度50-80cm,垄高15-25cm,沟宽大于20厘米,垄面平整,垄行排列整齐;铺膜膜边覆土宽度5-10cm,覆土厚度3-5cm。4.直播。根据蔬菜种子形态大小、种植农艺等要求,选用电动(人力驱动)蔬菜精密直播机、机动蔬菜精密直播机或拖拉机悬挂蔬菜精密直播机进行蔬菜直播作业。5.育苗播种。播前应选种和浸种,种子发芽率大于90%以上。根据种子形状大小、穴盘规格和农艺要求,选用半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机、全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机或全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流水线等设备进行播种作业,一穴一粒。播种后控制生长环境,直至苗生长至12-20cm。 6.移栽。根据田块条件、种植规模等要求,选用全自动、半自动蔬菜移栽机进行田间定植作业,作业前根据当地农艺要求调整好株距、行距和栽植深度。7.环境调控。根据条件选配卷帘机、卷膜机、通风机、热风炉、热泵、湿帘、二氧化碳发生器、微喷系统、补光系统等环境调控设施设备,适时调控适宜的温湿度。出苗前要保持较高温湿度(一般耐低温蔬菜22℃左右,喜温蔬菜30℃左右)促进出苗;出苗后应控水降温,适时通风降温除湿。温湿度过低,易形成僵苗,此时应及时采取加温措施,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5-20℃。定植前要扣膜暖地、提升温度,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腐殖质的分解。蔬菜生长适温一般在22-28℃,晴好天气白天早上应尽早揭除覆盖物,增加光照,提高棚室温度(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下午则要及时闭棚和覆盖防寒物,保持棚室夜温在10℃以上。春季正值蔬菜生长盛期,根据天气变化和蔬菜生长需求,可适时适当补光。若需延期采收,可通过通风及减少覆盖等措施,适当降低设施内的温度,以降低蔬菜生长速度,减缓成熟期。8.肥水管理。随着气温的回升,快速生长的蔬菜需要充足的肥水,特别是进入结果期的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要适时适量追施肥料,追肥应本着少施多次的原则施用,追肥量要根据作物及长势来定。水分管理应遵循“适量适时、宁少勿多”的原则。土壤以湿润微干为宜,苗期蔬菜要求土壤不干不浇,湿度过大不但会引发病害的发生,还会引发徒长。灌溉宜晴天上午气温回升时,采取膜下暗灌或滴灌的方式进行,利于降低室内湿度,切忌大水漫灌。适当控水控肥,控制作物生长速度,可延缓成熟,使采收期延后。建议选用固定式、移动式喷滴灌设备、节水灌溉(水肥一体)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墒情和植株需求定量精准施肥灌溉。9.植保。春季病虫害多发和易发,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蔬菜定植前,采取物理、化学及生物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棚室杀虫消毒处理,如高温闷棚、喷施生物或化学农药等。防病先降湿,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高温高湿是引发病虫害的重要因素,应注意控制棚室温度、湿度,根据天气和棚室环境变化,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等技术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老叶、病叶、病株,预防病害蔓延。要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物防治,注意灰霉病、叶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及烟粉虱、蚜虫等虫害防控。棚内化学防治建议选配电动(静电)喷雾器、动力(静电)喷雾机、热烟雾机或常温烟雾机(系统)等;物理防治建议选配臭氧发生器、杀虫灯、吸虫机、性诱捕器、诱虫板等。10.植株调整。在蔬菜生长过程中,采取整枝打杈、支架绑蔓、摘叶束叶、疏花疏果、压蔓等措施进行植株调整,有利于通风透光,防止植株徒长,促进食用器官的形成。番茄、黄瓜、辣椒等果菜类蔬菜要及时绑蔓、整枝打杈、去掉老叶病叶及多余侧枝,及时疏除小果、畸形果。花椰菜等生长后期可采取折叶措施,以保持植株间通风良好,保证花球颜色。蔬菜株型调整,可根据蔬菜品种、生长管理以及设施条件等要求,选用吊蔓器具、修剪器具以及移动升降作业平台等设备。11.采收和运输。蔬菜收获及运输劳动强度大,疫情期间部分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劳动力短缺,对于适宜机械化收获的蔬菜建议利用机械进行收获。茎叶类蔬菜可采用割刀式收获机将茎叶切割、输送、装箱,完成收获作业;果实类蔬菜可采用半机械方式收获,利用收获作业平台,人工采收,将果实通过输送装置运送至集果箱。运输环节建议选配专用蔬菜采收搬运机、电瓶车、箱式货车、冷藏运输车等运输机械。
三、防灾减灾
初春天气多变,要做好以下预防措施。一是根据天气预测预报信息,及时发布应对方案,指导生产主体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二是修缮设施设备,对温室墙体、屋顶、大棚等薄弱部位进行检查和修缮,发现棚膜破损,及时粘补,以防透风、灌雨;三是做好棚室保温,应紧闭棚膜,覆盖防寒被、二道棚膜等提高棚室保温性能,大风天气要压紧压膜绳;四是在寒流来临前,适时(一般浇灌后要有2-3天晴好天气,以通风降湿)浇灌一次“保温水”,可以降低冻害程度;五是雪后清沟理墒,避免融雪造成冻害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