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裕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菜园革命”的部署要求,紧紧把握抓统筹、定政策、育龙头、推技术、促营销五个关键,坚持“低成本、高效益”“小菜园、大产业”思维,挖掘农村庭院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庭院经济,深入推进农村“菜园革命”。2020年,全县培育省级示范村10个,利用农村闲置庭院种植特色作物1.7万亩,带动农户1.32万户。
一、抓统筹,强力推进“菜园革命”
成立由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菜园革命”专题推进组,把“菜园革命”列入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一村一品”建设等“三农”工作重要日程,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力抓手,制定相关文件,召开会议部署,高位组织推进。乡镇和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户走访调研,了解农户种植意愿,统计闲置庭院面积,因户因地指导农户规划菜园、庭院,倡导“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实行“一户一图、一家一策”,引导农户庭院经济向“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二、定政策,奖补助力“菜园革命”
出台《富裕县2020年推动“菜园革命”奖补政策》,对贫困户种植1-2种特色经济作物达到菜园面积80%以上,种植面积在300-1000平方米的,每户奖补500元;1000平方米以上的,每户奖补1000元。把90个行政村按照合并前数量划分109个单元,整合资金2600万元,对村集体组织50%以上的常住户且带动单元内30%以上贫困户达到菜园经济标准的奖补20万元,对村或屯组织户数达70%以上的,分别另外奖补5万元或10万元。同时,镇村为农户提供种苗、给予资金补贴。繁荣乡10个行政村17个单元,对推进菜园经济的非贫困户每个菜园补贴300元;友谊乡三家子村为非贫困户免费提供红小豆种子,激发非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
三、育龙头,示范带动“菜园革命”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菜园产业。通过示范点带动,目前109个单元中已有82个全面开展了“菜园革命”。龙安桥镇小河东村集体领办合作社,发展芦苇手工艺品加工,从事芦苇编织“家庭小工厂”发展到286个,2019年生产成品苇帘20万片,实现产值132万元,户均增收4500元。二道湾镇兴安村长兴现代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经济人+农户”和“互联网+”模式,带动58户农民种植红辣椒,实现线上、线下和订单销售,为城镇高档消费群体“私人定制”,把农村菜园、庭院变成城里人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
四、推技术,积极指导“菜园革命”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科学种植、绿色种植、高效种植,引导农户间作、套作、轮栽。采取生物药剂防病、复种、保护地栽培等先进技术,产品逐步向绿色、有机食品方向发展,达到优化产品质量、增强适口性、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友谊乡长久村、永久村利用菜园种植马铃薯和白菜两茬作物,种植面积4500亩,全部施用农家肥、人工田间除草、使用小井水灌溉,达到绿色生产标准,产品销往齐齐哈尔和大庆等地。繁荣乡永丰村利用种植中草药的传统优势,去年动员10余户农民利用庭院种植中草药,亩收益比大田种植翻番,以良好效益形成邻里效应,今年又有10多户农民培育防风、柴胡、赤芍、白鲜皮等中草药幼苗20亩,预计户均增收3000元。
五、促营销,市场引领“菜园革命”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品销得好、农民能增收。发动各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瞄准市场消费需求,宣传推介农户菜园产品,打造“绿色”“原生态”品牌。全县90个行政村有58个村签订了订单。绍文乡绍文村与齐齐哈尔市仁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了450亩粘玉米、红小豆收购合同,带动农户253户,预计户均增收1500元。龙安桥镇兴裕村与齐齐哈尔市建华宇丰种子公司签订了花生和马铃薯收购协议,带动农户129户,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富裕镇杨屯村利用县城周边优势,发展棚室经济,既供应市场又可满足群众采摘,户均增收超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