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息,由于多种原因,经过二十多年辉煌的大型国有企业山东拖拉机厂逐渐黯淡,改革势在必行!
1998年,山拖加盟上海华源集团,并在2005年进行了二次改制,然而企业依然难以挥动沉重的翅膀。2006年,济宁市政府出资组建了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全盘承接山拖,老企业虽一度出现转机,但仍然难以走出历史的泥潭。直到2009年,一家大型知名民营企业的加入,才真正给山拖输入了全新的血液,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今年56岁的蔡怀电,在山拖已经整整工作了35年,见证过企业最辉煌的年代,也经历过企业低谷期的至暗时刻。现任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蔡怀电告诉我们,随着改革的深入,山拖的深层弊端也逐一显现。企业设有各类学校等全套的社会化机构,历史包袱非常沉重。企业机制体制不活,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节奏。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比较慢,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产品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出现了资金严重短缺、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
经过三次改制、重组的曲折探索,2009年4月,国内知名农机巨头五征集团整体并购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由此,山东拖拉机厂——这一大型国企历经沉沉浮浮之后,又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迎来了新的纪元。
五征集团农业装备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靳世成说,五征并购山拖的时候,第一个是看中山拖的品牌,第二看中的是山拖多年的技术积淀。五征并购山拖后,产品的研发、产能的提升、生产量的提高都是比较快的。
五征集团先后累计投资6个多亿,用于资产收购、建设新厂房、改造老厂房、购入高端加工制造设备、补充流动资金等,使企业形成了5万台大中马力拖拉机生产能力、1.5万台高端智能大马力拖拉机生产能力。企业产品通过升级换代形成25马力到260马力全系列拖拉机产品,企业的厂容厂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老国企被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收购,两种文化,有碰撞,也有磨合。几代人在山拖辛勤耕耘、拼搏奉献,形成了师傅带徒、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完善的职工培养体系,培育了一大批技术专家、高级技师和技术能手,五征集团崭新的企业理念又为老山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10多年来,五征集团把山拖作为拖拉机生产制造基地,瞄准国内外中高端市场,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综合实力重新进入国内先进水平。
靳世成说,五征山拖未来发展方向是坚持全球化战略,以大型拖拉机和高端智能化拖拉机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以全球化为标准,提升产品质量、制造质量、服务质量,努力做绿色、智能农业生产服务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