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下达的《关于开展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了解掌握临汾市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情况。临汾市农机中心高度重视,积极安排,责任到人。经过座谈、查询、实地调查等形式对我市中药材种植情况、种植农艺特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形成以下调查专题报告:
一、产业发展状况
全市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尧都区、襄汾、翼城、侯马、古县、乡宁、洪洞七个县,主要以种植黄芪、远志、连翘、柴胡、半夏为主。
襄汾县种植面积在 3.5 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黄芩、远志;古县种植面积在 3.3 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黄芩、远志、柴胡;翼城县中药材品种繁多,种植面积在 10.6 万亩左右,主要种植品种有连翘、黄芩、远志、牡丹、芍药、丹参、金银花、黄芪,柴胡,桔梗,野樱桃等,其中连翘分布广泛,占 9.7 万亩。乡宁县中药材面积 4 万亩,以连翘、柴胡、黄芩为主,其中野生连翘面积 1.4 万亩,人工种植面积 2.6万亩。侯马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为 1 万亩,其中半夏种植面积为 0.9 万亩,黄芪、远志、白芷、射干等 0.1 万亩。尧都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少,在 0.1 万亩左右,以黄芩、远志、柴胡为主。洪洞县主要种植黄芩、柴胡、远志、金银花等中药材,其中黄芩种植面积 0.8 万亩,柴胡种植面积 1.2 万亩,远志种植面积 1.5 万亩,金银花种植面积 0.3 万亩,共计 3.8 万亩。
全市中药材生产企业有襄汾县南贾镇兴农农业机械制造厂和襄汾新城凤鸣机械制造厂,这两个生产企业集科研、制造、销售于一体,其中:南贾镇兴农农业机械制造厂生产的农乐牌 4UB-120(170)型薯类中药材收获机依据行业标准情况,已获得推广鉴定许可证,该机单机作业效率达1亩/小时,年生产能力达200台(套),目前市场保有量达 1300 台(套);新研发的 4UB-200型薯类中药材收获机两台(套),单机作业效率达 1.5 亩/小时,该机尚未通过行业标准鉴定。塔山牌 4U-120(170)型薯类中药材收获机依据行业标准情况,已获得推广鉴定许可证,该机单机作业效率达1亩/小时,年生产能力达 100 台(套),目前市场保有量达 1000 台(套)。
二、机械化发展现状
目前中药材耕、收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用拖拉机配套与之相匹配的深松机进行耕整地作业,播种环节主要以农民自制或者改制的一些中药材专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薯类收获机进行收获。但田间管理、烘干环节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全市中药材机械化生产 3月中旬开始深松、旋耕整地,同时施底肥基肥;5月—11月份均可播种,采用小籽粒播种机进行播种,用喷雾机进行化学除草;根茎成熟后采用薯类收获机进行收获;收获后进行人工分级、清选、出售。
全市田间栽培类中药材中牡丹、黄芩、远志、黄芪、桔梗、野樱桃等,在种植环节中精密播种机机具数量达到 133 台、收获环节中药收割机 31 台,药材收获机达到 109 台,吸籽机 4 台,牵引式半夏收获 6 台。
全市林间种植类中药材中柴胡、连翘,远志、黄芩、桔梗等每个作物品种在施肥、中耕、除草环节中,除草机具达到 71 台,植保环节中拥有风送式喷雾机 13 台,电动喷雾机 26 台。
三、下一步机械化发展方向和工作措施
(一)改进完善机械性能,延长机具使用寿命
目前,机具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 2~3 年,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维修较多。以农乐牌 4UB-120(170)型薯类中药材药材收获机为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振动筛的筛条容易脱落,基本上每隔几天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建议设计振动筛时既要考虑材料的耐磨程度,又要考虑制造工艺是否能一体化,增加振动筛的使用寿命。二是犁头磨损较快。建议采取更换犁尖的方式以增加犁体的使用寿命。三是摇臂轴承更换周期短。建议选用密封性能可靠的带座组合优质适用轴承,增加通用性和互换性。
(二)搞好推广示范工作,促进规模化生产
结合本区域薯类中药材生产的实际,积极开发引进起垄机、铺膜机,为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跨区作业,提高单机作业收益
目前,中药材收获基本上还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规模化效益。建议政府成立全国中药材信息网,免费发布各地中药材种植的种类、面积等方面的信息,组织开展中药材的跨区机收作业,实现农机户的有序流动,确保农机户的作业效益最大化。
四、此次调查的收获和体会
(一)调查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总结。
1. 调查范围。在中药材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组织开展相关技术与装备现状和需求调查,田间栽培类调查育苗、种植、收获、田间转运 4 个环节;林间种植调查施肥、中耕、修剪、植保、收获、园内转运 6 个环节。
2. 调查对象和内容。需求方,对范围内中药材规模种植户、合作社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各药材主产区现有种植规模、机械化生产规模、机具类型与数量、存在问题与建议以及急需的机具类型、数量、基本性能要求、需求程度、供给方,对范围内的中药材机械化机具生产企业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各生产企业主要机型保有量、年生产能力、依据标准和鉴定情况,以及新研发的机具类型等,此次调查对象重点选了从事过药材种植的农机合作社。
(二)工作成效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机化事业也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向多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发展,我们积极掌握当地实际和农民需求,作好农机推广工作,围绕当地中药材支柱产业,建立了农机推广信息网络平台,保证了农户、农机户、农机生产企业、中药材加工企业之间的信息畅通。
(三)未来发展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项目,力争更多的资金投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重点补贴小型经济作物等基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购买先进实用、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调动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