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设高标准农田,变“沃野良田”为“金山银山”


沂水县“十三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20.84万亩

来源/作者: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王洪东 沙泳君日期:2020-12-04【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十三五”期间,沂水县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原农发办、国土、水利及农业农村部门,以“稳住粮食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为基本目标,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2.7亿元,实施了1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20.84万亩,涉及全县15个乡镇200余个村。

  沂蒙腹地 山区沂水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地处泰沂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大体为“一山六岭三分平”,总面积2434.8平方公里,在全省县级行政区划面积中列第二位,辖2个街道办事处、16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59个农村社区。沂水县素有“百库千塘”之称,全县可利用水资源8.16亿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库151座,其中全省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容量达5亿立方米。全县耕地总面积119.5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香芋、蔬菜等。林果作物种植面积大,主要以苹果、黄桃、香梨、栗子、樱桃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市场效益可观。

  整建一方地 造福万家人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沃野良田”摇身一变成了“金山银山”,山野洼地“金豆坠身”成了效益高地。2017年,沂水县实施了一个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其中诸葛镇东河西村片区控制面积1000亩。项目建设前片区内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土地收益较低,水利工程建成后,满足了灌溉需求,种植了生姜150亩,果树苗150亩,黄桃、蟠桃树500亩,直接经济收益800万元。在去年天气异常干旱的情况下,作物仍获丰收,主要得益于工程的配套建设。诸葛镇下古村片区控制面积2500亩,工程建成后旱涝保收,项目区内种植了特色果树秋月梨,按照往年产量和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可实现收益8000元。

  看着长势喜人的大片作物,东河西村党支部书记魏增忠介绍说,“这儿以前就是靠天吃饭,旱了没水浇,涝了没得排,现在好了,管道铺到田间地头,在家手机遥控就能浇上地,旱涝保收,产量稳定,效益有了心也安了。”得益于项目工程的建设,老百姓的腰包慢慢鼓起来了,脸上也洋溢起了满意的笑容,这是对我们沂水县农田建设工作答卷的最高评价。

   


添加人:汪岩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