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集成示范“四新”技术 引领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作者:青岛市农机中心  孙旭亮日期:2020-12-05【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青丰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试验示范基地是2020年青岛市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十大核心基地之一。基地位于平度市蓼兰镇胜利村,面积2800余亩,其中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1200亩,主要承担小麦、玉米、花生和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试验田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安装监控和物联网设备,水电齐全。

近年来,基地先后承担青岛市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科技项目,并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紧密对接,持续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展示活动,将产业发展迫切、农民生产急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在基地进行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广。通过集成示范推广农业“四新”技术,减少了种子、农药、肥料、水资源的使用,提高了肥料、农药、水的利用效率,引领我市粮油产业由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协同推动基地高质量建设

(一)一处牵头,多处联动

青丰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试验示范基地由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农机(农技)中心各相关业务处室协同建设。今年,中心在青丰基地安排了新品种新技术试验,举办了全市小麦、玉米和大豆新品种新技术考察观摩会;组织举办了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组织举办了全市花生新品种新技术考察观摩暨花生机械收获演示现场会。 

(二)加强协作,集成创新

基地要建设好,不仅需要中心各处室齐心协力,更离不开各级农技部门和科研院校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为切实抓好基地建设,一方面与基地主体单位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及平度市、蓼兰镇农技部门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与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院校加强协作,在青丰基地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共同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今年,经积极协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也先后在青丰基地安排了花生和小麦新品种高产示范。

(三)强化指导,搞好服务

为保证试验示范效果,中心技术专家团队对安排的试验示范按照不同作物、不同季节开展全程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

二、“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一)农业“四新”技术试验展示取得新进展。新品种方面,今年基地共承担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和蔬菜新品种试验展示20余项、品种100余个,中心种子处安排试验评价小麦新品种29个、花生新品种46个、大豆新品种20个;新技术方面,今年基地承担了中心粮食专业组、油料专业组及有关科研院校安排的玉米密度试验、高油酸花生品种播期覆膜三因素试验和拌种剂对比试验等新技术试验示范12项;新模式方面,今年基地承担了中心安排的鲜食豌豆-花生、小麦-花生高效轮作新模式、春马铃薯-夏玉米高效轮作新模式及玉米宽窄行滴灌栽培新模式示范;新装备方面,今年基地展示了无人机、喷秆喷雾机、滴灌设施及双镇压播种机等新装备。

(二)农业“四新”融合高产示范取得新突破。在搞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试验展示的基础上,市农机(农技)中心与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协作,进行集成创新,开展玉米、花生等高产示范,实现“四新”融合,并取得新突破。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大面积试验示范通过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620.8公斤。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安排在基地的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实测亩产1021.25公斤。

(三)农业“四新”技术示范推广取得新成效。在基地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及周边农民进行现场观摩,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组织召开了全市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组织召开了全市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考察观摩会;组织召开了全市花生新品种新技术考察观摩暨花生机械收获演示现场会;组织举办了全市玉米大豆新品种新技术考察观摩会。

三、“四新”基地建设的经验启示

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已成为我市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推广农业新品种,传播农业新技术的示范田,推广田,“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重要平台,集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必将引领青岛向着现代化农业强市加速前进。今后要进一步发挥好基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立足现有优势开展农业“四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添加人:周海鹏 内容审核:朗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及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与监理网(http://came.net.cn/)。 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中国农机推广网」,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信息推送。